从世界杯到企业管理
分享:
时间:2010-06-19 浏览:315 投稿:工程 文作者:工程 叶伟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工程 叶伟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很长时间没有评头论足了,也行是工作太忙来不及构思,也或许是关注时事太少没有嚼头,不过,因为最近的世界杯确实波及面太广,让我这个对足球一无所知的草根也跟到过了一把视觉瘾,不论是直播还是重播总还是有些静坐下来品球的兴趣,当然,这只不过是一种跟风式的短暂爱好,并不能因此改变对足球的热爱程度。

 

    世界杯开赛已过数日,大大小小也看了有10来场,每一场下来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感悟,我说过,我不是球迷,所以我看球赛的角度不像一个凌空抽射那样来得直接,而我更似乎把视觉调整在任意球的角度,思维也不停的随着位置的变动在跳跃,这也不得不让我联想到从一个的控球技术到一个团队的协助能力,然后演变成一场球赛,这恰恰正式与企业管理不谋而合。

 

    昨天那场阿根廷对韩国,随称不上完美,但也可以看出其中团队的默契,同时也展示出球技的精湛,有人踢球是当成职业,有人踢球是当成玩艺术,出发点不一样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自然,从个人价值的提升来说,我比较倾向于后者,毕竟当你把球当成是在玩的时候,证明你对它已经很了解了,对于自己掌握的技术能够随心所欲的玩出不同的花样而又不违背规则,这就是创新中的最高境界。如果从个人到团队来说,这又取决于职业素养,也就是说不论你个人的能力有多强,在这样一场球赛当中,团队协作的要求又比个人能力稍逊一筹,这就开始要拓展自身的职业精神,从个人的角度上升到团队的角度,这样才叫一个球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有这样的职业精神,毕竟观众关注的焦点是进球,谁能够进球谁才会是聚光灯下的佼佼者,而那些从精神层面贡献更为显著的球员们却得不到这些荣耀,这也体现了企业中的少数是优秀的,而默默奉献的则是大部分,个人能力往往不是走在最前面的,只有懂得应用个人能力并发挥团队能力优势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够如鱼得水。

 

    反过来,作为一个企业管理层而言,就如同一支球队的教练,如何攻其不备,如何百战百胜,如何布阵迎敌都是显示作为一个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这其中既要调动员工的勇,又要体现自己的谋,而这样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员工的特长是什么,技术精湛到什么程度,适合做什么样的职位或者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合适的人要到合适的位置上去,不能够一概而论,从谋的角度来讲,管理者既是军师也是统领,就形成了一个集成者和一个执行者的双向权利,而双向权利的利用往往在实践中会产生一定的矛盾,这就启示作为企业,不仅是自己要当军师,也应该要让所有的员工当军师,这样才能将一个集成者的角色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更能够使执行的可行性更为顺利,就像马拉多纳一样,他既是一个顶尖的球员也是一个出色的教练,而这个球员的角色会让他更有优势去管理一支球队,这使得他在合理利用梅西、伊瓜因这些顶级球员的战略优势,同时在合理的时机对队员进行调换,调动所有队员的积极性,这是他的聪明之处,除了让你看到结果以外,更让你去体会那个进球的过程。

 

    球队之间的较量就如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一样,优胜劣汰那是必然的,想成为一个强者,只有不断的摸索一种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我们不仅要善于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只有不断的思考总结,不断的改变战略,才能去适应这个球场上千变万化的状态,一个犀利的头球,一个死角的抽射,让对方傻眼的制胜法宝就是出其不意,作为企业管理,我们要看到行业中的优势,同时也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寻找新的优势,只有当把自己的定位高出你的对手的时候,你才有机会获得更大价值。

 

    一场球赛的胜败总是能够张显一个球队多方面的表现,也许是实力超群,也许是配合严密,又或者是运气巧合,这都不仅仅是一场球赛那么简单,更直接的刻画企业运筹中的多面性,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一群优秀的员工,一个优秀的员工也离开一个优秀的团队,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追求结果而放弃了过程的重要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过程的演变而产生结果,这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修课。最近,我们常常谈到以人为本,这个永恒不变的观点确实应该真正的融入到企业中去,不能当做是在做秀,就如同足球的精神一样,只有深入肺腑了,才会有那么多的观众去为之欢呼或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