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钱引发的感想
分享:
时间:2010-04-21 浏览:318 投稿:中化 文作者:甲醇 申攀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甲醇 申攀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一日,我和几个朋友去宜宾逛街,兴尽而归的时候,看到了路边的两个乞丐,一个鬓发洁白老年乞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乞丐,两人都四肢健全,但衣衫褴褛不堪。

    那天,凑巧的是因为我们一路疯狂采购口袋里都没有多少零钱,我和另外一个同事都只有五角零钱,同事将钱给了那个老丐,我将钱给了那个小丐,结果我的行为很让他们不解,他们几个笑着对我说:你这人思想真是有问题,那老人已经年逾古稀,你不把钱给他,反而把钱给那个小孩,那老人不是更可怜!

    当时我也没有反驳,只是笑了笑,因为在我给那个乞丐钱的时候,还跟那个小乞丐说了一句话,是朋友们没有听到的,我对那小丐说:你还年轻不要再当乞丐,应该去找个工作,会有美好的人生。而对于那个老丐,我的想法是:他既然四肢健全,年轻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努力工作,不去打拼奋斗,现在老了固然可怜,但我记得中国有句古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正是他昨日的懒惰才酿成了今日的苦果。而我想给那个小丐一丝希望,让他知道人有了理想就可以奋斗拼搏,就会有美好的人生,社会也会帮助那些勤劳而有理想的人。

    我觉得我没有错,觉得同事也没有错,只是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分析问题的方法就不同罢了,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想到乞丐,我想到了很多,纵观古今,乞丐真的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记得在明末清初,明朝政权崩溃的时候,文武大臣逃的逃,降的降,有个乞丐在南京百川桥上题诗道;“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管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写完,乞丐就跳河自尽了,我想这样的乞丐我还是敬佩的,他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假如他死在我面前,我心甘情愿为他刻碑立传。

    还有金庸笔下那些朝吃百家饭夜宿古庙亭,整天唱着“红莲花,白莲藕,一根竹棒天下走”的丐帮弟子,我也是喜欢的,他们行侠仗义,惩奸除恶,对他们我会树起大拇指。

    可是,面对当今社会的那些乞丐,就算他们有着悲惨的命运,假如他们身体有残疾,难道他们真的都是无路可走,找不到谋生的手段吗?我曾经看到过只有一只手的搬运工,他的脸上有自信的笑容;我看到过双腿残疾的盲人按摩师,他活的很有自信;远的不说,就看我们公司家和超市旁边的那个擦皮鞋买小商品的哑巴,我觉得他活的就比那些乞丐更有尊严,更像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至于那些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骗钱的就不说了,沿街乞讨再轻松、挣钱再多毕竟也不是一件可以光宗耀祖的职业,就是一种心灵和人格的极度扭曲!

    这就是我那五毛钱引出来的感想,从中我也悟出了一些道理,所以想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