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尹升事迹有感
分享:
时间:2010-04-21 浏览:304 投稿:检修 文作者:检修 李金水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检修 李金水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前两天在新闻联播中听闻了一位普通而平凡的73岁老人,尹升,在36年中一共赡养了17位孤苦老汉。当时我感到异常震撼,我在想是什么支撑着普通而平凡的他36年如一日的书写着人间大爱之歌。经过久久的沉思后,我想唯有人性之美。
 
    尹升是沧州青县人,原是一工厂的工人,1971年,他在城郊见到一个叫赵永贵的流浪老人,看着孤苦无依的老人,尹升一阵心酸,从此主动担负起照料老人的义务,后来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1978年,老人以82岁高龄去世。尹升的妻子刘俊英一针一线地为老人做了寿衣。但火化费需40元,尹升全家把所有的钱凑齐也只有18元,一家人急得掉泪。殡仪馆一位好心人说如果自己把尸体送过来,可以省22元,于是,尹升和两个儿子用大板车拉着老人走了20多里路来到火葬场!
 
    尽管日子艰难,但从赵永贵开始,尹升收养孤老汉的行动就再没有停止过,前后一共17位,并为他们一一养老送终。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尹升家里平静、幸福地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段岁月。为了奉养他们,尹升从工厂退职,靠卖字画维持老人们的生活。
 
尹升说:“每送走一位老人,看着他们安详地走完一生,心里就感觉十分蹋实和满足,我赡养这些老人不期望获得什么名誉,只希望天下的儿女都能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
 
    不为名,不为利,36年的时光对于他而言就像静静小河中流淌而过的河水,微风拂过,波光粼粼,朴实而充满人性光芒。他在平凡的生活中,用一颗善良剔透的心,朴实而高尚的情怀演绎了一段的传奇,也感动着教育着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也许很难做到像尹升那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做很多的事。工作之余,我们可以忘记抽空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喊一声“爸”“妈”,送去一声问候,花去的是几分钟的时间,久久温暖着的是两颗最容易知足的心。难得回趟家,我们可以为父母洗一次脚,跟爸爸聊聊工作的情况,陪妈妈说说生活中的烦恼。
 
    每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都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弘扬孝道,让每一位步入晚年的老人,感受到爱,感受到关怀,是我们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生活离不开一些感动,生活更离不开一些灵魂的洗礼。每一次的感动,每一次灵魂的洗礼,都让我们有所悟,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