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生活已离我们远去,留下来的,除了老师的教诲外,还有很多很复杂的感受。
平日里忙于工作学习时,总是无暇回味咀嚼记忆中那些偶尔也让人心情不能平静的东西。直到闲下来的时候,与老朋友们交流时,才又想起。
我们出生在80年代中后期,,在90年代完成了义务教育,那时正是国家发展最快的一段日子。新世纪的最初几年里,踏上了那座进入大学的独木桥。
在小学的时候,因为是农村,人很少,六个年级,一个年级只60人左右。那时候,我和身边的同学都还是规规矩矩的,虽然也会调皮打架,但是对老师都是恭恭敬敬的。也许是因为国家的开放政策,在开放经济的同时,也开放了我们的思想。上初中后,因为方圆二三十里都只那一所中学,所以人就多了起来,一个年级300多人。到那时候,才慢慢明白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的意思。且不说同学之间怎么样,对老师吹胡子瞪眼睛都是常有的事,在课堂上和老师对骂那也是时有发生的,更有甚者直接对老师动手!到了高中就更不用说了……
那时候我才发现,人跟人真的不一样,完全无法理解有些同学的行为。开放思想、发展个性,那也应该与伦理道德没有冲突啊,却怎么就导致了传统道德的缺失呢?
到后来听老师说起与一些同学的家长交流的情况,才慢慢明白。很多家长被邀请到学校来商讨教育子女的事情时,一般是不会到场的。而确实与学校老师领导交流过的家长,说的大概都是一句话,“请老师帮忙严加管教”!换句话,他们忙着挣钱,管教子女的事,就请老师代劳吧,不然还要老师干什么!
但是他们不知道,学校不教思想品德已经很多年了!记得小学的时候是有思想品德这样一本教材的,虽然到小学六年级都一直有这本教材,但是,好像这门课却只开在一、二年级。另外,期末算总分排名,是不算音体美劳的,至于思想品德,在成绩通知书上,人人都是合格二字!让我印象更深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在思想品德教材上很精辟地总结出了八个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至于怎么样才算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一个字都没提到!上这门课时,老师教我们读,我们会背就行了。那时候,只记得,学习成绩好会受到老师表扬,会受到父母奖励;学习成绩不好,会受老师厌恶,会挨父母的鞭子……,其它方面都不管。
而且我们的家长们,不知道为什么,很多都溺爱子女。相信我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受到过严格的家庭教育,而他们的父母还很奇怪为什么他们的孩子那么不听话!很多长辈受到后辈的忤逆时,都会气愤地质问“你在学校读的书都到哪去了”!而不会问“你爹娘怎么教你的”!他们似乎都以为孩子只要往学校里一塞就会变得乖巧孝顺了!子女出了什么问题只会问学校的老师是怎么教育学生的!父母不教,学校也不管--父母都不管教,学校哪敢管教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会考试,会不会做人都是个未知数……
我们就是这样一代人,在已变成考试场所的学校里长大,聆听着只把教师当成谋生手段来对待的老师的指导,享受到了飞一般提升的物质生活,却丢掉了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孝道与师道!
很遗憾的是自己也有做错很多事情,希望能慢慢地回报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