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法筑基 数字赋能 运维铁军装置大修背后的管理密码
分享:
时间:2025-03-21 浏览:266 投稿:装备运维中心 文作者:杨平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杨平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2月21日,水富云天化甲醇装置正式进入大修阶段。较为仓促的启动时机,是对公司设备技术、大修管理与团队意志的全面考验。为答好这份紧急考题,公司成立由公司党委书记余雁冰、总经理罗灵共同担任大修指挥长的甲醇装置大修项目指挥部,并设置计划、质量和安全环保等五个专业组,明确气化炉、磨煤机大修等7个关键控制项目责任团队。经过20天的艰苦奋战,3月11日中午12时前,装备运维中心按计划完成全部检修项目施工,顺利将装置交付工艺开车。


五十年沉淀 练就大修管理三重战法


经过五十余年的化工装置检维护沉淀,水富云天化在装置大修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立自主、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计划筹备执行“一三一”递进步骤,即从前一年的七八月明确大修节点,到提前三个月形成第一版计划和启动大修筹备工作,再到提前一个月增补调整形成第二版计划、筹备情况确认,任务书和技术方案编制,以万全的准备迎战大修考验。


项目实施管理采用“标准+非标”模式,即针对大型机组和通用型操作步骤采用标准化管理,形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针对非标设备其缺陷位置、程度具有不确定性,采用专项技术方案,实现一缺陷一方案,一故障一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以标准和非标互补实现公司设备管理全面化、细致化、精益化。


技术支撑主张“自主+外委”策略,始终坚持掌握核心技术自主权,所有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均由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针对由特殊资质、核心技术要求的项目采用外委方式,但由公司主导完成节点控制、质量验收和检验。以确保检维修质量符合公司质量管理要求。



二十四小时决策 构建大修全链条保障网络


面对提前到来的大修任务,经公司立即吹响甲醇装置大修集结号,装备运维中心以迎战姿态构建起全链条保障网络。


48小时完成全部人员队伍集结,本次大修有外部专业技术团队9个,支援的兄弟单位7家,以及多个外协检维修队伍、常驻承包商参与其中。动用检维修力量800余人。其中超500人的外部检维修力量,也对公司大修管理的安全、质量标尺提出了更高要求。


专人负责、点对点跟踪,提升物资保障力。数字工厂自投用以来首次接受大修“载荷实验”。经批准,公司启动平台物资申报、采购加急审批流程和过程监管机制,缩短流程、提升效率。针对外部专业技术团队施工辅材不足、材质不符、尺寸不一致等准备不足情况,公司发挥物资储备和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材料应急拆借、现场测绘和加工制作,为外部专业技术团队提供技术和材料双重助力,保障大修高效推进。同时对产生的费用予以等额扣减,保证公司的权益。


坚持做到“四个一百”,助力安全管理“再进一步”。启动战时模式,将安全培训时段由17点延长至23点,坚持到场一批培训一批,确保外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100%受训合格。加强人员资质、证书查验,利用公司实训场地对焊接等专业能力进行现场测评,并采用统一核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全过程人员技能、资质和作业内容的100%匹配。严格执行门禁系统管理规定,提前完成人员信息收集和门禁录入,坚持培训合格方可通行,完工离场即刻清除原则,实现人员门禁权限100%受控。推出工器具检测送服务上门,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工器具放置点、作业点,对外来工器具进行标准符合性、安全可靠性检测查验,针对不合格、不完备情况,公司准备专业工器具进行租借、替换,保证作业工器具100%合格。



二十天攻坚 展现运维铁军善战风采


气化炉检修是本次大修的重中之重,该设备已投用13年,附件、内件等已进入密集更新周期,本次大修任务包含100多平米耐腐、耐磨材料喷涂等6项技改,以及激冷平台改造,20多平方米耐火材料更换,5万多棵反应器水冷壁耐火材料锚固钉植钉,25只敲击器检修,泄漏缺陷修补焊接、内件壁厚全面检测等,检修点和工作量是历年之最。


为确保气化炉检修的顺利推进,不制约大修进度、不影响装置开车。该关键项目责任组统筹协调8家作业单位,采用24小时两班倒的作业模式,确保作业面不空缺,质量验收不过夜,关键节点不延期。实施遮挡、隔绝、火星收集等措施,严控交叉作业安全风险。交接时间点,零零后铁军新生力量又一次爬出充满飞灰、烟气、喷涂异味、切割烟尘的气化炉,动作已明显熟练,厚厚的灰尘唯一不曾覆盖的是护目镜下充满激情的目光。


16天完成气化炉大修全部施工,比计划提前4天。要进度更要质量,项目负责人为充分掌握现场施工质量和进度,把控关键环节,每天至少2次进入炉内全面梳理项目,根据检修质量、进度及时调配作业力量。最终实现气化炉300余道焊口,检测通过率达到100%。“不亲自到施工点进行现场确认,始终不放心,装置大修任何细节的一丝疏忽,都将对公司效益造成损失。”全身沾满炉灰的项目负责人设备工程师王云川这样说。



数字赋能 助力搭建人机沟通平台


自数字工厂平台上线以来,装备运维中心组织多次系统操作专项培训,确保全员熟悉流程、清楚操作,并将原OA计划申报、任务下达、工单策划、物资申领等工作转移到新平台执行。


数字工厂平台相较于原OA系统,优化了统计分析能力,数据处理量和精准度有了较大提升,并能实现与后续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本次数字工厂平台参与大修,收集了检修、数据、物资申领、出库等信息。后续各负责人还会将审核后的检维修记录和总结上传,以备后续查阅。为后续推进设备预防性检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公司设备技术专家帖华谈到,数字工厂收集的信息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要真正实现设备预防性检修、全生命周期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更广泛、更细致的数据信息引入,才能得到更精确的分析和判断,为技术人员提出准确、可行、可靠的检维修建议。真正实现设备管理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



这场提前打响的装置大修攻坚战,水富云天化以团队的硬实力、精神力、组织力、执行力、协作力、创新力、凝聚力完美应对。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多年来形成的管理模式、经验和方法正在遭受冲击。当“标准与非标”“人力与算力”“经验与算法”实现更高维度的交响,老牌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智慧,必将书写从“应急抢险”到“未病先治”的装备运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