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50年】系列专题报道二:激发创新“源动力” 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分享:
时间:2024-10-17 浏览:535 投稿:水富云天化 文作者:杨丽萍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胡良平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开篇语】50年前,随着毛主席圈阅、周总理批准,一句“为国家增光、为人民争气”的呐喊响彻安富坝,云天化在这片乱石荒滩破土动工。半个世纪来,从一片荒凉到如今的现代化工厂;从产业报国诞生新中国规模化生产的第一批尿素,到建设智慧园区打造先进制造业标杆企业、长江源头保护标杆企业……奋斗路上,一代又一代云天化人守正出新、思源致远,一次次探索、一个个突破、一项项业绩,历经时代风云,越显骄人成色、底色。


在云天化建企50年的重要时刻,作为云天化优秀文化最直接传承者,水富云天化策划推出【奋进50年】系列专题报道,重点围绕“党建引领、安全环保、生产运营、装备维护、廉洁保障”五大优势,以及在长周期文化、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亮点与成效进行深度宣传报道,记录企业成长历程,彰显发展变革成就,以激励全体云天化人昂首阔步,在新的起点开创更高的未来。

 

在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时代,抱残守缺、墨守成规只会将自己陷入困境,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水富云天化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从单一的化肥生产,到如今集化工制造、检维修、仓储物流、新能源产业于一体的大型化工企业,正是创新为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让企业敢于“向洋设备动刀子”,先后实施四次大型技术改造升级,使合成氨、尿素、甲醇等主体装置能耗接近或优于国家先进值,以创新驱动发展,赢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水效领跑者”等荣誉。


创新,已成为水富云天化一张靓丽的名片,而作为连续5年获得公司“技术创新先进单位”、2次获得集团“优秀改革创新团队”的甲醇装置则是水富云天化创新方面的代表,也是全公司率先实现“全员创新”的单位。据统计,2016至2023年间,甲醇员工提出创新技改建议达3510条、管理建议1097条,参与人次达到100%。



转变观念 盘活创新“棋子”


创新首先需要有“创意”。有效的创新,必然是基于客观存在的思考,是在“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麻烦”。


甲醇装置煤气化工段每日都需要通过配碱引碱来控制粗煤气洗涤塔C1601洗涤水的PH,每次配引碱操作都需要员工按操作流程手动频繁重复开关4个调节阀和2个串接控制模式,每月操作8000余次,占煤气化操作频次总数的10%左右。频繁又重复地操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没有员工提出优化改进的要求。


“优化改进就是技术员的工作,领导、技术员如何要求,我就如何做,肯定不会错。”


“自己专业知识不够,不知道如何优化。”


“操作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在日常工作中大多数人常沿用以往工作经验,困守于固有的思维定势之中,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以甲醇装置为例,在开展“全员创新”活动之前,每年提出的技改建议90%以上是由装置领导及技术员完成,一线员工参与率不足10%。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一线员工对“创新”认识不足,即使有部分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建议,又因不具备专业知识无法深入探讨或不清楚何种途径申报而选择放弃。久而久之,“创新”在一线员工意识里逐渐从日常工作中剥离出来。


如何改变一线员工对“创新”理念的认识呢?


最初,甲醇党支部牵头设立了支部电子信箱,专门用于收集员工建议。然而电子信箱的设立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愿意向信箱发建议的员工屈指可数。电子信箱互动性不强、管理难度大,不仅严重影响了创新的时效性,对改变员工“创新”意识也帮助不大。


通过不断摸索实践,甲醇党支部发现“面对面”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利用技术培训、日常操作交流、课题攻关分享、班组创新竞赛等方式,支部有意识地引导员工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转变员工对创新认识的同时,树立“事事可创新,人人能创新”的理念。


此外,支部领导带头创新,党员先锋主动和一线员工结对,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并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为他们的“想法”提供更为详细的参考思路。“我们会协助大家一起想办法,现场流程改造、系统编序、参数设计等等,只要你愿意提出来,这个创新就属于你!”技术组向大家承诺。有了专业技术扶持,大家的创新热情瞬间点燃。


“建议V1506入口管前加一个远程球阀预防和避免S1501滤芯损坏的作用。”


“建议变换气一氧化碳浓度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优化。”


“煤气化碎煤仓增加温度计,以便检测碎煤仓内温度,防止碎煤仓煤自燃。”


员工也逐渐意识到:原来我提出的“奇思妙想”就是创新,创新也并不一定要“高大上”,只要敢于质疑、敢于思考,每一位员工都不是“按部就班”的“棋子”。




打造平台 筑牢创新“场子”


随着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员工愿意表达出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自己的解决思路,而这些“解决思路”只要是对公司、装置生产经营有帮助的,哪怕是一些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或者小的质量改善、效率提升、管理规范,甲醇党支部都会给予鼓励,并尽可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工作,甲醇党支部积极打造“一室一平台”(党员创新工作室、创新微信群平台)党建品牌,守护创新的“场子”。


党员创新工作室是依托党支部,由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党员组建创新工作室,汇集全员开展技术攻关。自装置投产以来,工作室先后攻破了装置产能受限、烧嘴罩频繁损坏、合成催化剂、常温脱硫槽使用寿命短等重大技术难题,在降低装置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装置运行效率,使煤气化装置投产10年就追平了同类装置运行263天的世界纪录;利用公司其他生产装置现有高压调温水资源,有效降低甲醇装置电能消耗,助力公司“生产装置一体化”发展;大胆尝试烟煤掺烧技术,化解装置对单一煤种过度依赖的弊端,解决了装置能源供应紧张的“燃煤”之急;回收利用装置富余二氧化碳,建设日产300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装置,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可为公司创造1107万元/年的经济效益。


而真正掀起“创新”风潮,则是微信的普及。创新微信群打破传统的创新建议申报模式,让员工随时随地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难点攻关、发明创造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思维的触碰、灵感的迸发在群里得到有效地保存。


党支部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收集登记群内员工所提建议,再分别交给建议对口技术人员通过专业分析完成建议的初次评审--即对“实施该建议的必要性或可行性”进行初步判定。通过初评的项目将进入综合评议阶段,未通过的则会注明原因反馈给一线员工,或取消或继续优化改进建议。


每月甲醇党员创新工作室会邀请中心领导一起开展综合评议,对所有建议进行终评。通过终评的建议中,若有专业技术较强、价值成果较大的建议,工作室会为员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帮助员工完善创新建议,并指导员工填写创新建议立项申请。在获公司批准后,专业技术人员还将协助员工开展细化实施方案、绘制流程图、提供项目所需材料参考资料等工作,直至该项目落地实施为止。


员工顺畅完成创新建议申报及实施,有效避免了员工产生畏难情绪,及时有效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从而真正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动力。




科学激励 激发创新“点子”


要让“全员创新”落地生根并长久推广下去,那科学健全的激励机制一定是让“创新”规范、有序、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为此,甲醇党支部专门制定了《甲醇装置技术创新管理实施细则》,将员工建议分为技术和管理2个类别,不同类别又分为公司和装置2个等级。支部在指定创新评审小组成员的同时,也明确装置为表彰和鼓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利用公司下发的集体创新奖奖金设立专项基金,不同等级的建议通过并实施后会获得相应的基金奖励。


“根据近几年甲醇装置提出建议总数和批准数量来看,通过率大概在20%~26%之间,也就意味着接近四分之三的建议是未通过的。”在一次支部对外的交流会上,有人提出了疑问:“未通过就无法获得奖励,这难免会打击到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实际上,在党支部《创新细则》之外,各工艺班组也相继制定了《班组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对《创新细则》进行了分解落实。每年支部根据各班组开展创新的情况,下发一定数额的班组创新基金。班组则以《创新办法》为参考自由使用班组创新基金。员工只要提出建议,即便未通过单位审核,同样可在班组获得一定奖励。


还记得班组第一次兑现《创新办法》的时候,有名新员工收到班组创新基金奖励红包时颇为吃惊:“我虽然提出了好几条建议,但最终都没有通过内部审议。想不到我也能收到班组的‘鼓励奖金’!真的太开心了!”

在这种“只要敢想,就值得肯定”的氛围下,员工充分感受到创新的有为和有利,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主动创新、持续创新的积极性。


除创新基金奖励外,甲醇党支部还将班组创新建议数量、通过率(质量)、员工参与率纳入班组月度绩效考核、“六型”班组建设成果、年终先进评比体系中去。这使班组与班组之间、班组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抓创新的浓厚氛围,创新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提升素质 强化创新“底子”


随着创新不断实施和推广,公司内部管理和装置运行也更趋完善,表层创新点不可避免随之减少,进入到更深、更专业的层次,提出新的、有突破性的创新建议变得越来越困难。


据统计,甲醇党支部2022年收到员工总建议数831条,而2023年建议数降至394条。面对数量的明显下滑,一些员工将其归咎于创新“饱和”,认为生产维护和管理方面已足够完善。


如何再次提升创新活力?


一方面,甲醇党支部结合生产运营中心融合工作,开展跨装置、跨领域的合作,利用创新合理化建议、优化生产流程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醇氨联产项目投入约15万元对合成氨装置进行了小改造,在为期3个月的试运行里,为公司取得了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负责甲醇创新项目整理的工艺资深工程师顾光应分享:“充分发挥装置‘一体化’优势,以全新的视角去探索新的领域和新的操作方法作,为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另一方面,甲醇党支部以“跨装置学习”“岗位技能提升”“外派交流培训”为形式,开展员工综合素质升工作,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员工创新难度。


员工走出自己工作的舒适区,以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问题,再结合参观借鉴他人优秀经验,越来越多的员工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更灵活和变通的思维去提升自己的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提出了包括《公司甲醇装置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研究》《甲醇装置PKS增设正常工况/醇氨联产工况报警值及厂控指标切换功能》等优秀创新研究及建议。


如今,“全员创新”理念已经在整个水富云天化蔚然成风,创新已成为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利器。据统计,2023年度水富云天化共提出建议469项,批准实施290项,参与提议1128人次。


创新意味着改变,要推陈出新;创新意味着风险,要敢于尝试;创新意味着磨砺,要反复实践。创新不会一蹴而就,但也并非遥不可及。“全员创新”必然是全体员工追求精益、不断提升的过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其局限性,而“全员创新”则是取长补短,集中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语】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甲醇党支部的创新实践,仅是创新路上的一段美丽风景。其实,在水富云天化,“全员创新”已成为人人共识。只要我们以空杯的心态、不倦的定力,保持创新的饥渴感、紧迫感,守正出新、笃行不怠,用智慧碰撞的火花激发创新“源动力”,为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再“添动能”。(文/杨丽萍  图/胡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