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标杆】系列报道二十:绿色发展,激发新动能
分享:
时间:2023-12-26 浏览:627 投稿: 文作者:装备运维中心 杨平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装备运维中心 杨平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引言】
    2023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九江石化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庐山脚下、长江之滨、鄱阳湖畔,与水富云天化“倚一山临两江”的独特地理位置极为类似,且同为延续辉煌近50年的化工企业,都面临一条极为相似的转型发展之路。总书记调研时强调,破解“化工围江”,是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要再接再厉,坚持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这也为水富云天化突破困局,探寻绿色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装备运维中心作为水富云天化装备运维、管理及项目建设职能的承载单位,必须用行动诠释“立根大地,志搏云天”的企业精神和豪情壮志,坚持绿色产业、智能智造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守护好长江源头这一湾清水,推动公司转型升级,取得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


破而后立,以体制机制改革破局

    2018年11月21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国企改革大会,全面启动实施《云南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面对改革任务和要求,公司制定了完整的实施方案,以清晰的思路、具体的措施、明确的目标,取得非凡的改革成就。2022年为持续优化组织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效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公司围绕“三部三中心”的总体建设思路,将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化推进。


 

    破而后立,机构整合为管理流程提档提速。公司集中整合了前装备技术部和维保事业部,成立装备运维中心,承担公司装备管理、装备维护、项目建设三大主要职能,在中心内部机构设置上成立了综合部、装备管理部、工程建设部、业务部、绿色发展办公室、作业执行部五大部门,实现管理体系扁平化,缩短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强化了装备与技术管理的专业性,提升了现场检维修作业执行效率,助推了投资方向与项目管理的科学性,明确了转型升级工作的核心内容,保证了对外业务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


 

    思变求变,思维转变为机构整合指引方向。为避免机构整合只空有架子,没有灵魂,以治标不治本的结局收尾,装备运维中心适时提出了“一一二三”的思想观念转变要求,以求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一以贯之推进机构整合。具体而言,坚持装备运维中心的“一个思想”,须打破员工原有组织意识和恋旧情结情节,扫清整合障碍。要形成服务公司生产经营和转型发展的“一个使命”,体现装备运维中心的价值核心。要树立公司新发展高标准严要求以及价值、管理、人才体系“两个认识”,从内心接受和主动求变。要转变“三种观念”,一是主动匹配新文化、新制度、新要求,主动追随机构改革、企业发展的新变化。二是推进实现公司发展提档提速的效率观念转变,按照“赶前不赶后”的原则推进一切工作。三是转变付出与收获观念,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主管能动性。


 

    制度先行,机制保障为整合保驾护航。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结合体制机制改革的新变化、新需求,装备运维中心一方面持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完成综合管理、绩效分配、设备管理、安全环保等30余个管理制度的制定,结合公司职位套改工作,对所有岗位职务说明书进行了修订完善,确保制度的与时俱进、规范可行。另一方面对制度和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厘清每一项业务脉络,确保整合后业务流程运行通畅、业务职能发挥充分、业务能力高效施展。最终形成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化、制度化、流程化与精细化的内部管理体系。

乘势而为,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抢抓机遇

    2023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为引领中国经济风向标的重要会议,统筹分析了当前内外部经济形势,确定明年经济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心越来越明确,脚步越来越急促。


 

    把握政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重点领域、重大需求、主要战场,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也意味着新一轮改革必将是运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可持续的科研投入机制和具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加大研发投入,稳定人才队伍,推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近年来,云天化推进实施“稳肥增化”战略,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积极布局上下游一体化和横向产业耦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及各种要素条件,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大力培育新的核心竞争产业,从集团到股份,自上而下的规划,为水富云天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主动作为,搭乘区域特色发展的冲锋艇。近年来,面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利好政策接踵而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云南省工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先后发布。西南地区也乘此东风,以当仁不让之势迅速跃居锂电行业潮头,连续两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成功举办,依靠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的双重带动,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顺利入选云南省十个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区,成为云南省向东向内辐射发展的动力站。水富云天化区位优势明显,作为经开区的工业支柱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支撑国家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是公司取得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必要之举、长远之策。


 

    积极融入,让公司发展接轨绿色发展的高速赛道。新时代产业发展呈现从点、线、面,再到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水富云天化稳住现有产业基础,接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时机正好,应积极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深化拓展。传统产业方面,以产业链延伸、产品线拓宽、节能、减排、降耗为主线,重点推进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安全环保设施持续补强,已有产品迭代升级和新产品研究开发。新兴产业方面,由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办公室专项负责新项目孵化工作,紧跟公司规划布局,瞄准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政策发展方向,坚持调研一批、储备一批、落地一批的项目孵化原则,实现稳中求变。近年来,专项工作组累计开展调研、交流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近100家,研究和孵化大小项目30余个,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论证和推进了碳酸二甲酯、磷酸铁锂、碳纳米管、甲醇燃料、电子级液氨等项目的研究。

文化强企,塑造高素质转型发展攻坚团队

    以文化强企。文化是一种具有强大历史穿透力、实践创造力、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力量。50年前,先辈们在这片乱石荒滩开疆扩土,扛着月亮,追赶太阳,将信念的旗帜永远树立在这片土地。在“两本、四共”核心价值观的推动下,如今的装备运维中心基于服务型单位的基本定位,围绕装备服务、客户需求、团队建设形成了具有部门特点的干事文化和管理理念。以“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质量理念,锻造出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精神崇高、能力突出的装备维护“铁军”,形成员工共同遵守的符合核心价值和发展方向的团队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


 

    以人才兴企。人才是第一竞争力,人才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近年来,随着机构整合和人力资源优化调整,公司在岗人员数量大幅度减少,为突破人力资源瓶颈,培养和打造高专业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公司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指引,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工作站、技能竞赛、劳动竞赛等人才培养平台,利用“典型引路法”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形成了有计划、有方案、有目标、有措施、有考核、有提升的螺旋式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向公司输送综合型、进取型、技能型、经营型人才,为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源动力。

面向未来,推进转型升级阔步向前

    当前,国内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为此,我们必须增强信心、铆足干劲推进转型升级工作阔步向前。


 

    要聚焦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助推发展。以公司五大竞争优势统筹推进资源整合,充分挖掘和利用公司土地资源,包括原机械厂、硝铵、废旧物资堆场等片区约200亩,充分发挥2座110KV变电站、天然气直供线路以及制水、废水、锅炉等装置的富裕公用工程资源,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有利有力区位条件,积极争取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链布局定位的产业政策支持,依托水富市港、城、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仓储物流体系,推动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提速换挡。


 

    要建立多维体系,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现阶段公司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品类相对单一,利润空间受原材料等客观因素影响明显,需继续拓宽产品线,增加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强、技术门槛高的产品品类,进一步摊薄安全环保、原材料、人力资源等投入所占成本比例。一方面要延伸传统产品线,从适应产业发展、市场选择、用户需求等方面进行产品优化更新。另一方面,要充分开展市场调研,收集行业和技术信息,充分研究政策,与科研院所、高校和头部企业加强对接,争取新项目、新产品落地,与市场形成多点对接,降低单点市场风险对公司的影响,从而把牢公司在地方的经济地位。


 

    要致力人才竞争,持续补强“引、育、留、用”短板。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下,公司选人用人体系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动态化、科学化特点,人才培育和选用体系已十分完备。目前人才引进来、留得住是应关注和解决的重点。所谓“高层靠事业、中层靠空间、基层靠待遇”。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一味追求高起点人才不利于企业搭建正金字塔人员结构体系。公司应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和定位分层次引进,并推广运用劳务外包、劳务用工相结合的新模式,以保证企业人才结构完整,运行高效。另一方面要持续完善绩效机制,在现如今的车、房、养老、婚姻等经济压力下,青年人才对待遇的需求越来越重。建立健全以价值创造为方向的激励型绩效管理体系,能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员工需求与成长形成联动。


 

    忆往昔峥嵘岁月,几多风雨,几多荣光,在现有产业,我们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纪录一个又一个记录,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看今朝奋进征程,无限挑战,无限机遇。转型升级路,我们必须锚定目标,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一以贯之,推动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关卡,开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