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基层管理者的多彩人生
分享:
时间:2018-01-17 浏览:1261 投稿:制醇车间 文作者:甲醇车间 梁喆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甲醇车间 梁喆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2017年12月26日,在集团总部举行的2017年“云天化之星”颁奖典礼上,水富云天化甲醇车间主任宋立强获评“优秀基层管理者”称号。荣誉的取得来自于公司上下的大力培育和支持,更来自于他孜孜不倦、敢为人先的执着追求。160天煤气化装置运行记录,壳牌煤气化最佳运行奖,水富云天化六型班组示范基地,装置投产以来的3个百日红长周期运行,都见证了他在基层管理者这个角色中多方努力、多面追求的心路历程,也展现了他兢兢业业的多彩人生。

多彩人生之--一位专于学知的苦求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立强将知识的汲取作为能力提升的首要途径。在他看来,学习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可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人只有不断学习修炼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满足科技进步的需要,满足指导实践的需要等等。

    面对甲醇车间的生产装置繁多,流程冗繁,工艺复杂的情况,他扎根于现场学习实际,深耕于主控提升自我,多年的苦攻不舍,使他成为了一名技艺精湛的专技人员。面对装置投产前期运行周期短,参数敏感波动,产量上不去的尴尬困境,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忍劲儿,研究比对数据,反复沟通厂商,精细指导操作进行“技术突围”。他先后撰写了《shell气化炉废锅出口温度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shell煤气化煤线的稳定性分析及优化》、《优化控制,提高壳牌气化炉长周期运转率》等多篇技术论文,指导装置的生产运行,并在水富云天化内部论文集上发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对于技术的不舍钻研后,甲醇装置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4年,甲醇装置实现了首个百日红;2016年,甲醇装置迎来第三个百日红,也是连续第三年创下百日红佳绩,同时也创造A级连运160天的长周期记录,并斩获壳牌“最佳运行奖”。2017年,装置成功产出精甲醇24.3万吨,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生产目标。

    装置运行周期的增长是他苦攻技术学习的体现,而团队的成长也见证了他在管理上的孜孜渴求。作为基层管理者,宋立强把管理知识的提升作为自己的另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在他的书柜里,《质量管理学》、《财务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和《QBQ的五项修炼》等数十本书籍陈列,每一本书籍都是他忙里偷闲的充电桩,而每一本书籍也为他提供着受用终身的知识能量。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MBA核心课程培训班”、“高潜人才培训班”等培训课程,为自己管理能力的提升加料加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宋立强深知,唯有以一个苦求者的身份“活到老、学到老”,任何时候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挤压一切可能的空闲时间,方能学以致用、永不落后。

多彩人生之--一位治于精细的行动者

    2015年宋立强走上甲醇车间主任岗位。时值原甲醇车间与制气车间合并初期,如何快速的形成车间的凝聚力,打造出一支作风过硬团队是摆在他眼下的首要难题。根据车间实际,宋立强提出以培育出积极向上的车间文化、建立健全车间规章制度、全面从细的管理实施为理念的管理思路,在车间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面对车间员工年龄层次差距大,工种多的特点,他将“人为其本、安全生产、团结务实、追求卓越”作为车间的核心文化根本,同时倡导“精细化操作”、“百日红常态化”的文化追求,积极推动员工与文化倡导的协调统一。为确保整个车间生产运营工作高效开展,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均处于受控状态,宋立强先后组织编制了《甲醇车间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甲醇车间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甲醇车间安全、环保、消防责任制实施细则》等33项管理细则,内容涵盖了车间技术创新、安全环保、6S管理、现场巡查管理等多个方面,从制度上细化规范了车间各项突出管理问题,使每件事情、每项工作都在制度上得到了第一时间和第一责任人响应的保障。

    2017年,由于原料煤供应中断、煤烧嘴罩泄漏、原料煤质波动频繁等原因,给装置全年生产任务完成带来了巨大压力。宋立强明白,只有把平时的准备工作做足,实施过程控细,才能有效地节约生产时间。为此,在装置大修抢修中,车间根据工艺的需求主动与检修单位协商检修力量,主动带领技术员对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蹲点,及时掌握进度并分享给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尽力减少工作流程中的衔接时间,确保了每次停车抢修时间都有效的控制在了4天以内。2017年,虽全年停车次数较多,但大幅缩减的抢修时间保障了全年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他还根据车间煤气化工作繁琐冗杂的特点,以工作当量的轻重难易程度制定不同激励考核办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参与性,形成了车间劳者有其得、多劳有多得良性循环。

多彩人生之--一位善于沟通的助力者

    作为基层管理者,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宋立强以为,要养成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必须把握沟通的最基本原则,那就是“沟通从心开始”!

    2015年 ,集团上下开展了以六型班组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班组建设活动。活动伊始,车间班组对六型理解薄弱,他不断与各班组长、班组成员进行深入探讨,积极思考六型班组创建在班组管理中的巨大潜能;同时,不断开展对车间各班组长和技术组的培训工作。他以对六型班组的深入剖析和见解,让各班组从思想深处理解的六型班组的益处,大幅的提升了各班组创建的积极热情。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车间六型班组创建工作氛围浓郁,各班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班组成员也在学习、创新、环保、效益、安康与和谐这六个方面取了巨大成绩。车间也因此荣获水富云天化六型班组创建示范基地光荣称号,车间工艺四班获得集团六型班组创建“先进示范班组”、车间技术组、工艺一班和工艺二班获得“示范班组”,工艺三班获得水富云天化六型班组创建“优秀班组(三星级)”的光荣称号。车间六型班组创建进入了一个全面开花的崭新阶段。

    随着公司人力资源优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宋立强意识到,提升员工岗位技能,培养多岗位操作能手将是未来人力资源优化的核心内容。为此,他积极动员车间员工参与跨装置、跨岗位学习,积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号召伊始,车间员工难于理解、安于现状,尤其是女员工,始终难于走出再学习的第一步。面对这种情况,宋立强主动约谈车间员工,从公司发展压力、企业竞争形势、人才成长轨迹上详谈再学习、再顶岗的好处。经过深入的沟通协调,第一批7人次的跨装置学习在展开,拉开了全车间跨装置学习的帷幕。事后许久,面对公司改革力度的持续加大,当时顺利顶岗的车间员工姚莉君感叹到:多亏宋主任当时的耐心开导,使她成为了跨装置学习的第一批人,她才更有能力面对今后的工作安排。

    沟通的作用是上情下达,是下情上达;全面顺利的开展各项工作。而宋立强做到了凡是从根本出发,从员工内心出发,从公司和员工长远出发。这些一个个的出发点,使车间和员工共同走向了更加青春、更加激昂的大路坦途。

多彩人生之--一位勇于创新的决策者

    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在企业中,创新则是装置挖潜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为充分调动车间广大员工参与创新的热情,宋立强不断完善车间各项制度,搭建创新平台。他提出了“班组员工负责出点子,技术人员负责完善”的做法,在车间首推“甲醇创新”微创群平台,集思广益,营造“大众创新”氛围。此平台在2016年的运行过程中,车间员工参与创新的热情高涨,截至目前有82名员工提出了1452条技改建议和管理建议,通过车间级改进建议314项,并向公司推荐56项,获得批准29项 。作为车间的主要负责人,宋立强更是不遗余力的参与技术创新,至今,他个人提出技术改进建议并得到实施项目103项。他以第二建议人实施的《减少飞灰过滤器S1502金属滤芯损坏的建议》项目获得2014年度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三等奖、股份公司技术创新三等奖;以项目组成员完成《解决酸脱吸收塔C15201频繁拦液的问题》课题攻关获得2016年度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

    在管理中,他将六型班组创建与班组绩效考评挂钩,大幅推动了班组创建的参与热情,在车间上下掀起了“创建六型班组,成就六型员工”的良好氛围。面对煤化工现场6S管理难度较大,多年来6S工作难于有所突破的局面,宋立强创新的提出了基数考评+自助申报的管理办法,使整个车间在6S管理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今走入装置的现场,地面已是清理干净,工具摆放也是整齐划一,整个工作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提高。面对公司大力改革的浪潮,宋立强结合车间实际,前瞻性的做出了岗位融合的举措,率先将车间部分甲醇操作人员分配至空分岗位学习,循序渐进,以致融合,大幅减少了因人员减少给生产带来的巨大压力。

    一项项创新举措的推出,不仅使车间甲醇产量由原来峰值740吨/天提升到了836吨/天,装置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了公司生产经营目标,更使车间这个团队面貌发生巨大改变,练就了如今一支作风过硬的战斗队伍。

多彩人生之--一位乐于脏累的担当者

    漆黑的脸庞,只有牙齿的白色;疲倦的身影,拖着煤灰缓缓前行。这是一群加班加点清理气化炉积灰员工的身影。而这群人中,你很难从面容中分辨出具体的人名,而宋立强就是其中的一员。每次大修抢修,气化炉清灰作为影响工作节点的主要内容,宋立强总是亲力亲为,与一线员工一起并肩战斗。一米八几的身高,蜗缩于狭窄的气化炉环境空间,六七十度的高温也并没有打退他战斗的热情。而他告诉笔者:“其实最辛苦的是你们班组上的员工!”每次完成清灰工作,他都如释重负,与员工一起逗乐聊天,以此舒缓员工与自身的疲劳,他打趣的告诉大家:“我们是一群煤人!”

    2016年2月4日,甲醇装置迎来年度大修后的首次开车。在各项工作准备就位,气化炉点火成功、变换系统导气的时候,操作人员发现火炬系统背压升高,怀疑火炬憋压。面对紧急情况,已经24小时未休息的宋立强当机立断停车检查,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防止系统风险。这又是一个漫长的夜晚,当工艺人员与检修人员发现火炬分离罐堵塞并处理完成,重新开车后,已是5日的上午时分。随着装置各项参数的逐步稳定,已经连续坚守38小时未休息的宋立强终于放下了沉重思绪,近乎变形的脸庞上露出了舒缓的笑容。当笔者问及此时,他回答到:“我在这里,大家能有个依靠,有个主心骨,我要扛起这个责任,让大家放心大胆的去工作。”是的,这是一种自信的给予和传递,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与关怀。

    类似的事情仍有很多,合成催化剂装填的深夜加班、捞渣机刮板断裂几十吨煤渣的抢战,每一项工作他都与车间员工并肩奋战,吃苦耐劳、不惧脏险!而我想,支撑这一切的必定是他那份想给予员工工作自信、主动承担责任与风险的真挚情感和美好心愿。

    有首歌这样唱到:时间都去哪儿了?我想我们会在这里看到答案。时间是去了学知的苦寻里,时间是去了细致完善的小事里,时间是去了沟通交流的欢愉里,时间是去了勇于创新的举措里,时间更是去了不惧脏累、敢于担当的品质里。而这些,都将汇聚于此,汇聚在一个云天化基层管理者的理念里,汇聚在云天化改革发展的大潮里,从此熠熠生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