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节目报道了一起民营企业内部贪腐案,杭州某电商企业的一名员工,一年竟受贿9200万余元,令人瞠目结舌。
据报道,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是一家电商平台的运营人员,负责该平台家具类官方旗舰店入驻的审批业务。事实上,王某的职位并不高,担任的也只是电商平台“小二”的职务,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基层普通的岗位上,受贿金额竟如此之高,这值得我们深思。
事实上,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认为,自己只是企业中一名普通的基层员工,并没有担任领导职务,没有什么廉洁风险,但是恰恰相反,很多基层员工手中握有第一道初审权限,一份抽检样本、一个分析数据、一个验收指标、一个称重数据、一次供应商准入审核,这些最基层业务的背后,往往也潜藏着腐败的风险。在党风廉政宣教月期间,由生产管理党支部自编自演的廉洁教育片《抉择》,正是从基层一名分析工的角度,诠释了煤样分析权正确使用与否可能带来的两种结局。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案件中的王某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也应当从中受到警醒,不论身处什么岗位,我们都要清楚地明白自身担负的职责和使命,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辨识清楚岗位廉洁风险,谨小慎微,心怀敬畏,把好业务关,守好廉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