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至,当一轮圆月升上天际,柔和的光芒照亮大地,也照进每个盼团圆的人心里。中秋,这个起源于上古、定型于唐宋的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着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与对幸福生活的祈盼。在唐代,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宋元明清时期盛行不衰,至今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凝聚着古人对生活的智慧与美好祝愿。祭月、赏月、拜月是中秋节最核心的习俗。
吃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习俗。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最初是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品尝月饼相结合,寓意家人团圆。从宋代苏东坡赞叹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到如今琳琅满目的各式月饼,这一传统食品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团圆的美好向往。
赏桂花、饮桂花酒也是中秋雅事。中秋时节,桂花盛开,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庆祝合家甜甜蜜蜜。
玩花灯则是孩子们中秋最喜欢的活动。与元宵节的大型灯会不同,中秋玩花灯主要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月饼作为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在口味和造型上不断创新。从传统的五仁、豆沙,到如今的江浙鲜肉月饼、两广奶黄流心、冰淇淋月饼等,品种繁多。
科技的发展也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元素。从古老的祭月到现代的“探月”,中国人实现了“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嫦娥工程”的实施,让现代人在仰望明月时,不仅能看到古人眼中的清辉,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迈向星辰大海的豪情。
如今,中秋的月光依旧如唐诗宋词中那般皎洁。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每当抬头仰望那轮明月,心中便会涌起对家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不仅是古人的愿望,也是今人对美好生活最真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