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烈日炙烤着化肥装置生产区,周乐海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手中的内径量表在缸体上精准移动,身旁的徒弟杨之情专注地记录着每个数据——这是一年来师徒搭档的日常缩影。
去年入职的杨之情刚开始接触缸体测绘时,面对复杂的仪器和设备曾感到手足无措。“最初连卡尺都拿不稳,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测绘任务。”周乐海欣慰地表示。
经过一年的沉淀积累,年轻员工们已在这片钢铁森林中扎根成长,成为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热浪滚滚的生产现场,资深管工何渠善正为新徒弟刘世杰讲解技术参数要点,手势熟练地指向设备关键部位。资深管工老何与徒弟小刘的配合已经默契无间。“每次作业前,何师傅都会耐心讲解技术参数和操作要点。”刘世杰说道,“他不仅传授技术,更教会我严谨的工作态度。”
而今年刚加入的大学毕业生黄国洪,则聚精会神地听着陈海平师傅讲解安全注意事项,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新员工们逐渐克服了初次接触实际工作的陌生感,通过在线课程、请教同事,迅速掌握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 对于化肥生产行业,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每年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都是第一课。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员工加入传统行业,企业也在不断调整培养策略。综合考虑岗位特性、个人意愿等因素,为新员工配备专业导师,通过师徒结对,加速新员工在行业和企业中成长成才 。
这种传授不仅局限于技能培训,更包括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师带徒制度为企业持续输送着合格人才。通过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学,老师傅们的经验得以传承,避免技术断层 。
“没有人天生就会,成长源自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一位新员工在参加完抢修活动后感慨。
很多时候,困难本身并不可怕,真正需要突破的,是我们心中那份“畏难”的情绪。这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
老员工的经验传承不仅培养了技术能手,更传递了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正在新一代员工身上生根发芽,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