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不达 三思而行——论“沉三秒”之重要性
分享:
时间:2019-03-15 浏览:426 投稿:物资部 文作者:经营部 董卫萍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经营部 董卫萍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 子路》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具备超常智慧与情商的孔圣人已经用“欲速则不达”简短五字精辟准确地总结阐述了“做事前须经慎重考量,三思而后行”的千古明训。而时代呈加速度发展至今,这一喻世警戒恒言更是在各个领域通过了无数事实的检验证明,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沉淀洗礼,不断熔炼、淬火,凝聚为人类思想哲学文明的精髓。

 

    因为化工生产易燃易爆和高温高压的特点,“沉三秒”不但对我们的企业更对我们员工自身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安全和效率的保障。经过学习,结合“沉三秒“”和我们日常工作相关联及融合的情况,我认为这项有益的倡导应包含以下四层的含义:

 

    首先第一层的含义即为“静”。三国时代伟大的军事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道“夫学须静也”,明确指出了“静”的重要意义,身处化工场所的我们在进行的与生产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每一项操作时,更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这是保障安全完成工作的首要条件。我曾从事分析化验工作,一次因为着急赶去参加一个重要的能力考评,慌张的我不想耗时去找专用的工具,而是用现成的铁丝去疏通堵塞的取样管,结果设备下方的转轴将铁丝卷入。虽然未造成身体伤害和装置损坏停车,事后思量自己仍然恐惧不已,且通过不断反省给自己敲响了一个明确的警钟:无论何时何地,在行动前必须让自己先“静”下来,而且一定要严格按照来自于经验与教训的规程循序渐进。“静”正是“沉三秒”对操作者主观情绪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层的含义应为“细”,细致的事前观察,预检与考虑是保证工作过程顺利的实质性因素。古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不应只停留在知晓理论的层面,而应渗透入工作中的每一个具体步骤。“沉三秒”要求操作者在事前即细致观察和思虑,更增加了切断隐患与危害源头的可能性。因为疏忽导致惨剧的事例真是数不胜数:例如一九八六年,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就因为一个失效的O型环失事损毁,机上七名优秀的宇航员全部遇难。逝者亲人的哀痛,巨大的经济损失,美国航天业发展史上一道永难磨灭的伤痕,这一切仅因为那一个小小的疏忽。无数血的教训证明“细”必是“沉三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接下来说的第三层含义是“尽”。这是提高效率与收益,达到更佳结果的重要条件。“尽”即为周详:事前将工作涉及的各方因素尽心考虑周详,甚至应考虑与下一项工作的良好衔接和为其更高效的完成创造条件,这正是“三思而后行”最具体的应用;“尽”即为周到:各相关预备工作尽力做得周到,俗语云“磨刀不误砍柴工”,且根据科学的实验统计:准备充分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则实际工作效率可提升三点七个百分点。将“尽”理解透彻并真切做实,定然会事半功倍。

 

    “沉三秒”最后一层含义就是“精”:理论知识的精通;操作技能的精纯。此含义为其它三层得以贯彻实施的必要条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试问一个连本职业务都疏于学习掌握的懒惰之人,怎能冷静面对问题?怎能主动自发进行细致的事前考量和准备/,更不会有对工作进行全面权衡、掌控和周全计划的能力。此外,“精”不能只是局限于“纸上谈兵”的理论层面,更应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总结,让其升华为实际操作的熟能生巧,这才是“沉三秒”所包含“精”的真正要领。

 

    “沉三秒”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更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只有每位员工沉着踏实的付出,企业这艘大船方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