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分享:
时间:2014-04-04 浏览:391 投稿:中心化验室 文作者:中心化验室 何永莉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中心化验室 何永莉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最近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抱怨,抱怨工作的不顺利,抱怨工资的不对等,抱怨感情道路的不顺利,渐渐的感觉自己成了怨妇一般。

 

    无意中看到《不抱怨的世界》,它是美国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威尔·鲍温的代表作,作为一名牧师,他的主要职责是治疗和支持,对其他基督徒予以照顾,并带领他们挣脱心灵的桎梏,安于不安。他发起的“不抱怨”运动,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其详细地介绍了“不抱怨”运动的由来、养成能力的四个阶段以及各阶段中抱怨的不同形态。呼吁我们要养成不抱怨的习惯,提高自身素养,做一个快乐的人。

 

    “在你的手中,握有翻转人生的秘密。”这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用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打造生活,直接决定生活品质的高低。人们时常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意志消沉。能不能改变人生、获得快乐,完全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去翻转并坚持下去,破解密码正是“不抱怨”。抱怨是为了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古人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内心情绪激荡,用抱怨来宣泄,固然可以获得一时快意,但你会发现需要抱怨的事情越来越多,你会不停地抱怨,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成为抱怨的瘾君子。而在抱怨时,你看不清事情的本质,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先机,生活因此而变得糟糕、混乱。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养成不抱怨的习惯,获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养成“不抱怨”的习惯--紫手环的力量。将紫色的橡胶手环戴在一只手上,抱怨时,就把它换到另一只手上。如此交替更换,直到达成连续二十一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的目标为止。手环的颜色是紫色,紫色比较醒目,不容易被忽视。而且紫色也代表蜕变的意思,我们由抱怨到不抱怨的过程,正如破茧成蝶。在戴上紫手环后它的位置也许会高频率地变换,这时候不要气馁,用心坚持下去,它的频率会越来越低,直到达成目标。“不抱怨”紫手环是意识形态外化的载体,它并非一定是紫手环,它可以是普通的橡皮筋,也可以是任何一种用以确实自我监督的东西。蜕变是艰难的,但是为了不做丑陋的蛹,变成斑斓的蝴蝶,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不抱怨”要经历的四个阶段,即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在无意识的无能阶段,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抱怨有多少,以及这些抱怨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危害。戴上紫手环后,人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辞,发现自己竟有如此多的抱怨,而这些事情并没有严重到需要抱怨的地步。觉醒后的人们进入到有意识的无能阶段。抱怨与非抱怨的用语可能一模一样,其间的区别在于--你在话里传达的用意和隐含的能量。你只需陈述事实,无需抱怨。在有意识的有能阶段,你会发现沉默比抱怨更有建设性。如果将要说的是不好的话,那就不要说,保持沉默。我们的焦点必须要放在希望发生的结果上,而不是不要的事情,这决定了我们是快乐还是悲伤。在经历过这三个阶段后,进入无意识的有能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会再抱怨,自然散发出积极和快乐的味道,脱胎换骨,变得更乐观。

 

    不知不觉读完这本书,它的魅力在于教会自己怎样辨证的看问题,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习惯。诚如书中所说,我甚至一直没发现自己是个抱怨的天才,无时无刻不在抱怨,而那些事根本不值一提。我应该得到更好的,并且我可以得到。不再抱怨家庭关系紧张,只要用心沟通,就能得到一个和睦的家庭;不再抱怨朋友的某些缺点,只要善于发现,那些很可能也是优点;不再抱怨工作压力太大,把用来抱怨的时间和情绪都花在提升专业水平上,工作会越来越顺利……

 

    改变抱怨的倾向,发挥不抱怨的积极作用,为自己打造更美好的人生,并把这种美好,传播开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