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无罪
分享:
时间:2014-03-28 浏览:400 投稿:生产部 文作者:重庆分公司 李梦源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重庆分公司 李梦源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手机成本越来越低,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标配”。各种功能的开发升级,也使得手机的“可玩性”大大高于上世纪90年代的绿屏机。拍照、摄像、定位、导航,乃至一款游戏其精细度都要高于曾经的家用游戏机。相信现在玩手机的人,没有谁只是单纯地图个通话功能了吧?
   
    想知道家人近况,一个电话;想知道朋友近况,一则微信;想分享自己的趣事,一条微博;想记录美好奇妙的事物,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想熬过漫长的等待,打个游戏;想前往陌生的地方,设定导航……生活工具、掌上办公软件、新闻、天气等等,数不胜数的软件,大大地拉近了人们生活的距离,方便着人们的生活。
   
    我想,与其要埋怨手机让“我”失去了什么,不如说,“我”是如何对手机定位的。我们不能因为主观的错误,而去批判一件客观事物。不能因为电脑电视会让人近视,就说它让我失去了光明;不能因为发生车祸,就说汽车让我失去了生命;不能因为贪污受贿,就说金钱让我失去了自由……这些统统都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主观认知上出现错误、偏差而造成的,那些客观存在的事物何错之有?
   
    手机,当你对它的认知定位是一件生活的必备品时,它不但不会影响到你原有的生活还会为你的生活提供大大的便利;
   
    手机,当你对它的认知定位是一件生活的必需品时,那么它不但会扰乱你的生活,甚至还会让你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