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尝“铁老大”匪夷所思的傲慢
分享:
时间:2013-11-15 浏览:390 投稿:云天化中学 文作者:离退办 张天鹏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离退办 张天鹏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众所周知,一直命好的“铁老大”,因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而长期漠视民生,对乘客乃至现实社会傲慢无礼,拒市场经济游戏规则于千里之外。仅以列车晚点“无可奉告”和天价餐饮“坚决宰你”俩关乎人文和民生的问题就足以说明。

 

    这次我从贵州的玉屏到镇远乘K1211次(61公里,运行时间只须53分钟),开车时我暗自庆幸才晚点10分钟,却没想到在距镇远不到10分钟车程的老王洞站竟“临时停车”30分钟,让了三趟客车上前,最后是晚点40分钟才到镇远。次日从镇远到贵阳乘K1261次(276公里,运行时间只须3小时48分钟),开车时间晚点20分钟,在距贵阳不远的龙里站又“临时停车”20多分钟,最后是晚点40多分钟才到贵阳。

 

    两次进站前的“临时停车”都没告知原因,特别是不告知将“临时”到多久,让乘客在茫然中备受焦急等待的煎熬。按理说,乘客购票后便与铁路有了合同关系,可是,这种“中国特色”的合同竟然只霸道地规定了强势一方的权利而没有其义务的限制,尤其霸道地规定了弱势一方义务而没有其权利的保障。因乘客责任造成的后果一律由乘客承担,因铁路责任造成的后果一律以傲慢无礼回避。特别是被“临时停车”关闭在小站铁轨上忍辱负重茫然苦等的乘客,喊天不应,叫地无门,“被晚点”乘客遭受的损失甚至伤害毫无弥补和抚慰可能,人格尊严丧失殆尽。中共中央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莫非就不包括铁路旅客列车?

 

    当然,上半年在某终点站,我也曾听到过喇叭播放该站站长代表本站向乘客和接站亲友致歉,但感觉到的只是滑稽和虚伪。来路上不被告知的晚点和终点站何干?“马后炮”能切实抚慰痛定思痛的心灵?

 

    再次日,我从贵阳乘K167次回昆明,再遇开车晚点,只是时间不长。不过和前两日的两次车一样,许多乘客都带上车大包小包吃的。叫卖水果和小食品的小车像走马灯似的穿梭在车厢里,但生意明显不好。到吃饭时间,喇叭里喋喋不休,说餐车开始供应各种炒菜和美食,请需要用餐的旅客到餐车就餐,需要盒饭的旅客在座位上等候,服务员会把盒饭送到您的手里。但我没看到起身去餐车的,叫卖盒饭的小车来回数趟也没几个买的,倒是有备而来,打开大包小包,泡自带方便面和吃自备食品的满车都是。

 

    市场经济大潮多年的冲击,也没其奈何“铁老大”的封闭和傲慢。一瓶市场上批发7毛零售1块的矿泉水,火车上就要卖3元;一份成本几块,市场价七八块(10块的质量和份量都比列车上的好)的盒饭就要卖15到20元(餐车点菜吃更是天价);10块的早餐,市场上可能还不值5块钱……。

 

    常理上讲,卧铺车的乘客都是经济条件较好的。但我看在车上买吃的不到10%,有时乘务员端着4份早餐很辛苦地走两个来回也没推销完。任乘务员怎么叫卖,小推车里的盒饭回来时和过去时变化也不明显。我想,多数乘客之所以拒绝方便特别是热菜热饭,就因为列车上的餐饮价高质次,20块的盒饭味道不敢恭维,有的菜还没炒熟呢!

 

    我就想不通:现在的粮食、蔬菜、副食经销商都很注重薄利多销,列车上的采购肯定也能享受优惠批发价并送货上门,“铁老大”为什么就不能降低身段,融入市场经济社会,学习和参照铁路外的现实营销经验,搞活列车餐饮的经济呢?如果“铁老大”能转变根本意识,充分尊重乘客人格,就有办法轻易提高列车餐饮的质量,接受市场调节适当降低餐饮和小食品价格,真正方便乘客才能长久盈利。也是常理,火车上的食品可以定价高于市场,但不该像现在这样高得离谱,只要适当,广大乘客就会认同,经营如果搞活了,效益自然也就提高了。严酷的现实已经和正在证明着宰一个算一个的理念没有前途,中共中央要求与时俱进已经多年,“铁老大”为什么还要和现实和时代格格不入呢?

 

    真的,“铁老大”的傲慢实在是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