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化工煤场前移 驻守员工进行货场地沟积煤清理工作侧记
分享:
时间:2013-04-09 浏览:415 投稿:党群工作部 文作者:天安化工 常林 邱则龙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天安化工 常林 邱则龙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清明节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意味着黄泥河货场的雨季也即将来临。3月31日,为了降低雨季货场发运煤炭的水分,天安化工原料车间本月驻黄泥河货场的工艺四班开始了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将货场的排水系统进行疏通,另一方面计划根据汽车来煤情况和火车发运情况,提前将雨季前还来不及发回本部的煤炭进行分类分堆压实堆放,煤堆间留够空隙作为排水沟。

 

    黄泥河,是个地名,位于云贵交界的富源县,临近云南省煤炭主产区,也是天安化工实施煤场前移战略,稳定和保障合成氨生产原料煤煤质与煤量的供货基地。

 

    上午9点开始,工艺四班在技术员黄彬和班长常林的组织下,六人分两组对货场周边排水沟里的积煤进行了清理。这些煤炭是火车装车和运煤车碾压泼洒到水沟的,因水沟内积煤量大,部分已经板结成块了,大家卯足了干劲,直至挥汗如雨,腰酸背痛手起泡。隔日再战,下午四点才将货场排水沟的积煤全部清理干净。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共清理出积煤大约25吨。

 

    因我们的货场与工投公司的货场以水沟为界,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积煤,经过雨季下雨的冲刷和友邻单位的清运,这25吨左右的积煤就可能损耗殆尽了。因此,此次积煤清除工作既保证了货场雨季的排水通畅,又让公司避免了2万多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有一种感觉,总觉得我们现在与当初刚来到黄泥河货场时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抓好煤炭工作一直是我们公司的头等大事,仍然记得自从公司战略性的开展货场前移后,我们这些因此不得不常驻黄泥河货场的员工,当初因亲离子别的孤寡寂寞和日复一日的加班煎熬总是愁眉苦脸,因艰苦的环境和简陋的工作条件而怨声不断,但公司的煤炭质量和数量及价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保障,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产量也在稳步提高。在领导们谆谆的开导下,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和责任,如今所有货场的管理、煤炭验收、分析和火车发运等工作已经是信手拈来,岗位轮换交接工作也是井然有序了。对,是“成熟”,是因为责任和担当,我们已经成熟了。我们已经不怕孤独寂寞了,不怕环境恶劣了,也不怕加班吃苦了,货场管理的所有工作我们都能自发组织协调好,积极主动去完成,如果来形容的话,姑且称之为“黄泥河精神”吧。

 

    黄泥河精神,就是体现在这样一件件的实事里;黄泥河精神,就是流淌在那一车车、一堆堆的煤炭里;黄泥河精神,就闪耀在我们的一言一行里。虽然我们不善言辞,不邀褒奖,它就在这里指引我们兢兢业业劳作,清心寡欲工作,这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