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感悟
分享:
时间:2013-02-26 浏览:387 投稿:中心化验室 文作者:中心化验室 宋玉青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中心化验室 宋玉青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新年的钟声犹在耳边回响,元宵的脚步已悄然而至。大街上,张灯结彩,其喜庆的气氛与春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有许多版本的传说,有人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正月十五,我国西南一些地区依然还保持着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的习俗。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逾数万之众,从昏至旦。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习俗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的民俗大节。  

   民间有“年小月半大”的说法,一直以来,在人们心里,过完了正月十五,春节才算过完。因此元宵节就是春节的延续。按民间传统,在一元复始的时候,在大地回春的夜晚,明月高悬,彩灯万盏,灯随人转,人随灯游走、做花灯、制灯谜、猜灯谜、包元宵、吃元宵,合家团聚、共度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是一年新的起点。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举办各种庆祝活动--闹元宵,放花灯、猜灯谜、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闹出的是红火的气氛,闹出的是新年的吉祥,表达的是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然而现如今,传统节日的氛围却越来越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高科技通讯技术渗透到千家万户,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青睐外来文化,对“洋节”情有独钟,而对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传统节日熟视无睹,元宵节也不乎是吃吃元宵而已。元宵又名汤圆,儿时的记忆中雪白的糯米粉中裹着芝麻馅、花生馅、豆沙馅,在热气腾腾的锅中浮出水面,腆着个圆鼓鼓的肚皮,再夹着淡淡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轻轻咬上一口,细腻滑润,被熔化的馅顿时喷涌而出,令人回味无穷。现在的巧克力馅、蓝莓馅、榛子馅各式花样,令人眼花缭乱,却吃不出儿时香甜的味道。再也没有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非凡,更加体会不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了!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岁月的风还在一天接一天的吹着,流年带给我们的是那些旧事的回忆,儿时恍惚中甜蜜的回忆,旧时习俗带来的欢乐回忆。也许有酸楚,也许有苦闷,这都是岁月无形的教科书带给我们的,伴随着苦难,伴随着欢乐,伴随着忧伤,我们与青春做别,走入生命的又一个灿烂的季节。 

    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的来到人间,在这月圆人圆元宵圆的日子,让春天的钟声,敲响你心中快乐的音符。元宵节给予的不仅仅是热闹喜庆,还给予了希望与动力。新的一年里一切都将是新的开始,不管曾经如何,我们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乐观地面对困难,树立新的目标,开始新一年的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