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没乘长途硬座车旅行了。这次按“铁老大”的规定,准时提前18天到昆明北市区火车票代理处,竟没能买到1月31号的854次卧铺票。考虑到春运期间公路客运也紧张,尤其是昆明到昭通、昭通到水富两截每年都会经历的冰凌则可致封路的地段,加之突然间产生一个趁机体验一回春运硬座车生活的怪念头,便预购下了昆明到水富将“硬坐”近14个小时的硬座票。但没想到的是,又过了两天,亲耳听到一个朋友给他的熟人打电话,托买三张盐津的卧铺票,在对方满口答应后,我竟还憨痴痴地以自身经历为证自以为是地表达出我的估计已不可能。
出发这天,9点20分的车,我7点起床,收拾停当,8点之前到达公交站,又不曾想遇到上班高峰期堵车,8点半还在霖雨桥,我慌了神。--昆明地铁工程引发的北京路拥堵,已经让我爱人经历过一次提前一个半小时出门,开车前10分钟赶到剪票口,和七八个同样因堵车迟到一分钟的旅客一起苦苦哀求刚把钥匙抽出锁眼的剪票员却无济于事。昆明站开车前十分钟关闭剪票口没有提示,而“开车前5分钟停止剪票”的明文警示,竟让人哭笑不得。--我只得下了公交车,花35块钱坐上了好像故意等候的电动摩的,从汽车缝中穿出,取道僻静的街巷,神奇地在30几分钟,开车前18分钟冲到火车站广场前。摩的司机客客气气地告诉我,他的车不能进去,我不用慌,时间还充足的,慢慢进去安检、剪票上车。
春运的硬座车厢连接处、洗脸间、厕所前都已挤满了只买到站票的旅客。我好不容易才挤到座位前,行李架上大包小箱的也早挤得满满的,无奈我的行李只好塞到座垫下了。运气不佳时,往往一些于己不利或不舒服的事总要凑到一块,一个中年妇女要和她丈夫坐一块,刚好坐了我的位置,而她的座位又恰在三个座位的走道边那一个,哭笑不得之际,我才又发现,同排的夫妇带了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他们必须两个多位子,我实际只剩下大半个位子了,我本来的占地面积就不小,但靠走道边有一定弹性,又想起要体验生活,于是释然地包容了。可是又很快挤过来两对外出打工回家过年的青年夫妇,带着三个三四岁至五六岁的孩子,刚好要站在我身旁刚空出的空间里。据说,他们刚从浙江乘火车几十个小时过来,十几天前就只定着站票。一个男孩,两个女孩,干干净净,都显得很可爱又可怜的样子,还可能要站到盐津,周围也没人好说什么了。然后是一个女的把一个半米长的包横卡在我们对坐乘客的膝盖间,让孩子们坐下来,将硬挤出的狭窄空间全部填满。
列车开动后,列车员挤过来干涉了一下行李架上摆放不规范的现象,然后便是卖食品、水果和玩具的车,像走马灯似的挤过来挤过去,把走道上的站票乘客呼过来又赶过去。空调车厢禁止吸烟已成习惯,但挤在洗漱间和厕所前的少数乘客就不守规矩了。一个农民工掏出香烟来,自豪地分发给同伴然后大家相继点燃,弥漫的烟雾灌进了车厢,列车员被挤进乘务室,长时间不到车厢另一头,其他乘客似乎也不好干预瘾君子们呑云吐雾。
列车运行了一小时二十分,竟莫名其妙一如既往地不告知原因地在一个叫吴官田小站停了下来,并且一停就是二十多分钟。这意味着到曲靖要晚点二十多分钟,但我又知道,昆明到曲靖是复线,不存在等着对头车来错车的问题,而这样不予告知原因的晚点却让人十分郁闷。
我就想不通,祖国大西南特别是滇黔铁路上的快车本来速度就不快,“火车没有汽车快”的怪事将再延续至不知何年代,而在内昆线上运行一趟的时间却还要比实际速度所需时间多出数小时,还往往不能保障正点。一留心仔细关注则更让人想不通:除复线上的小站莫名其妙停车和大站过长停车外,虽单线而车次密度并不大的路段上,却往往要在一些小站上停很长时间等着错车。有时候等待的时间完全足够到下一站再错,好不容易对头车交会走了,等的车又迟迟不发。作为外行,我不禁想当然地怀疑起了“铁老大”的调度水平:现代电脑管理技术应能实现停车5分钟内错车,错车后3分钟内开车。我还可能异想天开:“铁老大”如果更人性化些,在这条路上每趟客车加挂两节硬座车厢或适当增开次把临时客车,那么广大旅客就不仅是方便舒适些,而且是更多地享有了做人的尊严和幸福感了。
就在我胡思乱想之间,将达草海车站之际,乘务员按规定锁上了厕所,列车却意外地在草海前一个小站为错车停了下来,这不知要等多久的时候,更意外的事情突然发生了。那个小男孩可能因为吃多了向乘务员买来却未能清洗的草莓,大叫肚子疼要上厕所而厕所门锁得死死的,心疼不已的家长只好铺开报纸给孩子解决问题,一只空瓶接住小便的当儿,“滋”的一声,大便喷涌而出,随之一股恶臭混杂着停车后更为污浊不堪的空气,瞬间充满了整个密闭的车厢。可能很多人的嗅觉已经麻木,我没听到有人惊叫,也没看到有人掩鼻。相对而言,我却强烈地感觉到,这种生活体验再已承受不下去了。
草海站下了部分乘客,但上车的乘客也不少,查票的乘务员拿着售票器呼叫未购票的乘客补票,我赶紧问有空出的卧铺没有,她告诉我去9号车厢乘务室登记。我费了很大劲刚挤到9号车厢乘务室,却见她也回到了门口。我和另一个候着的乘客都补在了2号车厢列车员休息室,她特别嘱咐,手机要调到震动上,不能影响列车员们休息。
拿到票后,我回到原来的车厢,带孩子的两个女子正很见机地一人半边屁股挂在我的座位上,一见我来,她俩赶紧站起让开,我说不用让了,我来拿东西去卧铺车厢。我就在她俩的感激和众人的惊羡之中离开这节硬座车厢,拼出一身大汗才到达卧铺车厢轻松下来,拖着箱包来到3号车厢乘务室,换票时亲笔签署“未收取好处费和任何加价”证词后,才由乘务员开锁进入2号车厢。
2号车厢全是硬卧,任何时候都不开顶灯,白天进入隧道便一片漆黑。1至16号大概主要供乘务员和重要客人休息,通道用布帘隔着,床头另备遮光布帘,拉严后如软卧自成小天地。17号之后可能才是机动主要供乘务组创收。我补到的却是15号中铺,所以我看到行李架上和床下都是大箱小箱的水果,知道了这里是水果销售车的仓库,我还看到一个手拿步话机领导模样的女子,随便抓出几种水果,洗净用盘子装了十分恭敬地送到隔壁一个重要客人的茶几上。我忽然想到,先前在硬座车厢,推车叫卖水果的列车员喊价15元一盒的草莓后来是10元卖给带孩子的站票妇女的,这弹性的收费最后是如何报账的呢?一盒不算大颗的草莓12枚,每枚8毛钱还多,这在市场上大量批发10块钱可能要买到两公斤以上。火车上10元12枚已够暴利了,何况有时还能卖到15元呢!
安顿下来,我蓦地感到十二分的惬意,眼中所见床单被套枕头特别干净,除了轻柔的车轮和铁轨磨擦声外耳根特别清静,空气与硬座车厢比起来也显得特别清新,怎一个“爽”字了得!生活质量的高低优劣体现着“人”身份地位的尊卑贵贱,尤其是在硬座车厢受够了“活罪”之际一下高升到这样舒服的卧铺车厢来,作为“人”的幸福感和优越感油然而生简直无法形容。陶醉于幸福和优越之余,我又对人为地替这种不平等推波助澜的种种因素感到气愤。夜半回到家的第二天,我给朋友打去电话,问他那天托人买票结果如何,他说,搞定了的,今天就能如期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