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2007-10-17
浏览:691
投稿:null
文作者:公司赴珠三角考察团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公司赴珠三角考察团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为适应公司改革与发展形势需要,不断加强外部信息资源的交流、沟通,了解、掌握外部环境新情况、发展新趋势、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新理念,达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更新理念、有效借鉴的目的,更好地推动公司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满足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更长时间发展要求。为此,按照公司总经理刘和兴的指示,由党委工作部牵头组织,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企管部、党委工作部、信息中心、尿素车间、聚甲醛车间、机械厂参加,在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段文瀚带队下,一行10人于2007年9月19日从水富出发赴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进行了一周实地考察。
考察组按照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段文瀚在出发前提出的具体要求,做了详细的考察方案。在珠三角经济大发展存在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交通优势、前沿优势、接轨优势等背景条件下,考察组围绕企业发展环境、企业发展面临的趋势与理念、企业运营管理机制、职业管理人员开发与培养、企业文化建设、集团化管理等主题内容,分别与广州的中远航运、佛山的美的电器、珠海的粤富华、东莞的生益科技四家企业进行了交流学习,并实地察看了生产现场。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珠三角经济概况
三角洲经济与流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类。中国经历了二十余年改革开放,大陆东部沿海业已形成三个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由于集中了大陆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中国大陆平均速度,尤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为甚,成为大陆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在21世纪上半叶,其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陆现代化目标的进程。
珠三角经济圈位于广东省境内,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等14个市、县组成,区域面积41698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千万,是中国大陆第二大三角洲,地势平坦,河道纵横,水路、公路、铁路、海运、航空发达,紧靠香港、澳门特区,素有江南“鱼米之乡”、“桑蚕之乡”、“蔗糖之乡”和“果蔬花木之乡”之称。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地。
领开放之先,珠三角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独特的区位、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与外来资源相结合,创造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二十多年的长足发展,目前在沿海三大经济圈中仍然保持明显的现实优势,经济增长总量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增长势头依旧强劲,据资料显示,1980-2001年,珠三角经济年平均增速达16.7%,大大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9.5%)和广东省平均水平(13.7%)。2006年珠三角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超200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75%以上。整个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000亿元到5000亿元用了9年时间,由5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用了5年,由10000亿元到20000亿元仅用了5年。经济高速增长,为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积聚了较为厚实的物质基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对外的窗口,成为中国最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扩散和辐射效应明显,成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主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城市经济发展快速。走进广东、走进珠三角,感觉不到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和城市与城市的界限,城市化、城镇化建设成效非常明显,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轴心的珠三角城市带。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方向比较准确,形成了合理的城市工业制造、贸易、物流等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制造业相当程度上已经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例如,东莞市的电子信息零部件制造业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甚至可以影响世界电子零部件的市场价格;佛山市的家用电器制造业、建筑陶瓷制造业也占据世界市场相当大的份额;惠州市依托TCL、麦科特、德赛等大型企业集团以及中海壳牌石化项目的作用,打造世界级企业“航母”,建设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彩电、照相机、电池、电话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及石化产业基地等。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以珠三角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近五年来,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超过30%的平均速度递增,目前,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群,西岸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群,聚集了中国大量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们共同构筑起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在产业带内,共有6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软件园、1个国家级的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863”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
珠三角的信息产业发展在全国占据重要的地位。从信息工业生产情况看,珠三角的IT产品在全国占据很大份额,该区生产的电话单机产量占全国比重近80%,数字程控交换机、传真机、打印机产量占全国比重均超过50%,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视盘机产量占全国比重也超过30%;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机产量占全国比重20%左右。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经济市场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珠三角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亦领先一步。商品及生产要素市场网络发达,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营机制上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多元化市场主体也已形成。众多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外向度高,实力强,近几年还涌现出一批企业集团,竞争实力雄厚。东南沿海地区市场开放较早,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和中介组织比较活跃,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2005年,在珠三角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6.5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33.34%,外商投资企业占34.24%,其他内资性企业约占16.5%;在地区生产总值(GDP)中,第一产业占2.76%,第二产业占50.92%,第三产业占46.32%。第三产业中除国家规定的行业外,亦已全部对外开放,其中房地产业、批发零售贸易业的非公有成分都已超过60%。
四是经济外向度水平较高。珠三角以港澳作为连结融汇世界经济的桥梁,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珠三角出口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五成,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均稳居全国各大经济区域的首位,较好地起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示范作用。从全球范围看,珠三角进出口贸易范围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口和出口总额占全国的份额分别达35.1%和37.6%,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正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
五是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改革开放20多年来,珠三角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经济社会大跨越,工业化进程大步疾进,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得各城市原有的城建区不断扩大,区域内的农村乡镇纷纷工业化、城市化,涌现出一批电子城、灯饰城、服装城等各具特色的中小城镇,城市间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发达,信息网络畅通,逐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城市化整体水平迅速提高。
二、重点考察企业情况
(一)珠海经济特区富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华集团)
1、企业概况
富华集团全称珠海经济特区富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26%,属于国有企业性质。在珠海市实行“资产证券化”的国企改革思路下,1993年3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总股本344,997,420股,是珠海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经营有港口交通运输业务、房地产开发、进出口业务、药品生产及销售、电力、玻纤、化工等业务。
2006年,在珠海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富华集团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及重大资产重组工作,通过资产置换,公司置入了电力能源、玻璃纤维、可口可乐等资产,同时保持了原有对珠海碧辟化工股权投资等优质资产。重大资产重组的顺利完成使富华集团的发展步入崭新阶段,电力能源、玻璃纤维、化工原料成为公司三大主业板块。重组后集团总资产达23.37亿元,净资产11.5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10%。目前,公司已成为主业拥有优势、投资收益良好、较具增长潜力的上市公司。
拥有珠海功控集团有限公司、富华投资公司、富华进出口贸易公司、富华房地产公司等多家控股子公司。员工总数1222人,需要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30人。
2、企业经营管理
富华集团属国有资产改制后的上市公司,依据上市公司管理相关政策规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在珠海市政府的主导下,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资产重组:一是珠海市进行深化国企改革,成立了珠海功控集团有限公司,将珠海市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中小型没有改制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组装, 纳入珠海功控集团有限公司门下。从中选择了部分优质资产进行包装,成立了富华集团,余1993年挂牌上市。二是富华集团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期间,通过资产置换,注入电力能源、玻璃纤维、可口可乐等优质资产,总资产由原来的12.11亿元增加到目前的23.37亿元,经营效益明显好转。2006年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