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见精神
分享:
时间:2014-01-23 浏览:993 投稿:党委工作部 文作者:党委工作部 杨孟达 钟晓娟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党委工作部 杨孟达 钟晓娟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前言:


   古人讲,判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领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更不是靠强力征服别人,而是靠文化及制度,是看其的制度是不是被世界普遍参照,其文化是不是为世界普遍接受。应用到企业我们大概也可以这样认为:“制度和文化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成为真正的强大和优秀”。


   企业文化虽然无形,但它必定是企业管理的内在表现,所以并非无踪。云天化建企近40年来,从当初单一的一套合成氨、尿素装置发展到今天的企业集团,其根本原因在于云天化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员工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工作素养才得以实现团队的奋斗目标,助力企业走向成功。

 

众心齐力“煤化路”历经风雨终见彩虹


   大海航船靠的不仅是一个舵手的努力,要想乘风破浪到达胜利彼岸,还需要所有船员精诚团结、目标一致、协同共进的力量。在公司员工汗水与心血的交织下,水富制气装置、26万吨甲醇装置双双连续运行“50天”,2013年9月26日、30日这两个有着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也被云天化人用智慧和力量载入了公司化工生产史册。


   惊涛骇浪,纵横驰骋,在无数次风雨洗礼和磨练的过程中,理解“50天”成就的云天化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道路上有着数不尽的艰难和挫折,包含了无限深意,有责任、信念、情感、担当、价值、奉献……


   镜头一:工艺单位呵护装置如襁褓中婴儿般细致入微。煤代气装置建成开车以来,共24次开停车,最短运行8小时,最长运行460小时,没有一次连续运行超过20天,与此同时,26万吨甲醇装置也先后经历了19次开停车。回望这两套装置不同寻常的“50天”,制气、甲醇两个工艺车间的员工们如同呵护襁褓中的婴儿一般悉心维护着运行中的装置,以建立事故预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车间领导和技术员休息时间轮流值班、及时跟踪异常指标等措施来保证装置每一刻,每一处都处在安全稳定运行之中。


   镜头二:绞尽脑汁攻克煤气化炉烧嘴罩,扫除拦路虎。24次的开停车中就有14次因气化炉煤烧嘴罩频繁烧损,从而导致煤气化装置停车。这个技术难题是装置长周期运行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公司设备技术人员、机械厂检修人更是绞尽脑汁研究制定多项对策,反复论证优化施工方案,在作业环境恶劣、检修精度要求高等苛刻条件下,大胆将装置原设计的三代烧嘴罩改造成二代烧嘴罩,更换后设备运行稳定效果显著。


   镜头三:攻关老外束手无策的S1501反吹阀顽症。对装置运行期间,每天都要在50度高温环境下工作2-3个小时处理反吹阀故障的电仪人员来说,无论是作业难度,还是劳动强度都非常大。对外国专家亲自处理S1501反吹阀故障仍未得到解决的顽症,电仪车间接过攻关课题,不断分析、讨论和总结,经过4个多月反复的测试及改进,故障频率有了明显下降,为煤气化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镜头四:监控原料煤分析女工变成“铁汉子”。气化炉的稳定运行对原材料的要求也非常高,从煤炭采购到煤粉进入炉膛,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中心化验室就如同“眼睛”时刻监控着原材料的质量,而在仅有三人一个倒班班组的有限人员结构下,中心化验室的女员工们也必须变成“铁汉子”,爬高下梯,来回穿梭于生产现场取样,完成月均7000--8000项次的检验项目。


   镜头五:检修用双肩托起磨煤机抢修重任。重达近100吨的磨煤机是水富云天化装置中负载最大的转动设备,对它的抢修也着实让检修员工在坐着不动都能汗流浃背的炎热八月里吃尽了苦头。为力保装置运行不中断,在抢修时间紧、作业空间狭小且无现成检修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检修师傅们直面困难,勇于挑战,硬是通过肩扛背驮,每天卷曲着身体工作长达15、16个小时历时两周完成了抢修磨煤机任务,确保了气化炉原料的正常供应。


   水富制气、26万吨甲醇装置“50天”的成功实现,员工们都亲切的称之为“小百日红”,因它的到来,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公司每位员工来讲,意义都倍显特殊。在企业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和严峻的经营形势下,是机、电、仪、化及职能处室等单位员工把心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责任感、危机感,转化为坚守一线、勤勉工作的实际行动,彰显出的不仅是云天化人一种自我挑战的胆量和气魄,更是一种坚持不懈的信心和毅力!

 

“50天”成就所具有的文化底蕴


   “理念”是一个企业所秉持的信念,它一经“内化”,必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规范力,从而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也必会产生一种持久的推动力,促使人们积极地去达成既定目标。如果要说水富制气装置、26万吨甲醇装置这个“50天”最外在的表现是什么?答案是“一份共同的追求”。正如在云天化装置运行史上的“百日红”一样,它的精神同样包含着许多理念,也综合体现了公司的许多优秀文化。


   1.提升技能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要努力实现安稳运行“50天”或更高的目标,对水富煤气化、26万吨甲醇这套新装置来说,员工的业务技能要求很高。在完全掌握和吃透运用煤气化工艺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要所有员工对新的技术应用要不断地进行经验分析和总结。而各单位在员工技能培训方面也是煞费苦心,以技术讲课、岗位练兵、技能交流和事故演练等方式,长期的、持续的、有计划的来强化技能提升,使员工刻苦钻研技术,在专业领域不断超越自我。


   2.不畏磨难敢于攻坚的拼搏精神


   两套装置从投产以来共计40余次的开开停停,我们完全可以用“摸爬滚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等这样的词语来形容煤气化人从起初寻求打通工艺流程到追求精益生产的艰苦历程。是他们始终保持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韧劲,在一次次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过程中,发扬敢于攻坚、勇于破难的精神对生产装置的细心维护。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这种拼搏精神也显现出了严格管理、精心操作和维护的工作作风,体现了公司严谨细实的执行文化。


   3.坚守一线尽职尽责的奉献精神


   与公司生产装置追求安、稳、长、满、优一样,“50天”精神也是提倡一心为企,乐于奉献的文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员工付出艰辛的努力,特别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自觉牺牲一切的精神,一旦生产装置不稳定,员工会积极关心,主动加入到生产维护中去,设备发生故障时更是积极投入抢修,加班加点,有的甚至坚持24小时不睡觉,毅然坚守在生产一线为装置保驾护航,这是他们用责任与担当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是尽职尽责,无私无畏,默默奉献的精神体现。


   4.上下一心协作实干的兵团精神


   “50天”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讲,需要整个公司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需要工艺、检修、电仪、分析协同作战,在每一个环节,每天工艺生产都是24小时连续生产,要保住生产的连续,就需要在故障发生时,工艺生产车间处理正确,相关生产辅助车间及时到位,才能保证连续生产。而这个复杂工序就象是打一场立体战争,要海陆空多兵种协同作战,指挥正确,士兵战斗力强,技术过硬,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所以,实现“50天”目标展现的就是全公司上下一心、相互协作的兵团作战精神。


   对于云天化而言,若追根溯源,“协作实干、无私奉献、努力拼搏”的价值观最早也是来源于建厂之初的创业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企业近40年在创业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特有的企业文化。为此,我们要像公司总经理刘和兴在纪念建党92周年之际向全体中级管理人员及党员代表所说的那样,“云天化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的艰苦创业、勤俭奉献、顽强拼搏的传统和精神品格,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任何时期,这份难得的传家宝我们都不能忘、不能丢,要永远坚守持续创业的精神,勇于担当,不容懈怠。”


打造基业长青的文化基因 企业方能生生不息


   丰富与发展的企业文化内涵是企业前进不竭的原动力。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50天”精神不仅是公司文化和精神宝库里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更是推动我们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这种作为公司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对我们后起的云天化人而言,定会带来有价值的启示。


   企业要真正做到基业长青、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它领先的核心元素。这个核心元素就是企业发展的DNA,也就是企业的基因。这种基因就像人的血脉一样贯通和流遍全身,让企业机体基业长青。云天化近四十年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繁荣一直与公司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引领广大员工于顺境中反思,于困境中坚守。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低迷和集团重组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引领及相互交融显得尤其重要。云天化的每一名员工,都有义务和责任理解公司文化,融入公司文化,并在文化的引领下,遵循我们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和员工行为准则,把“50天”精神所展现出“协作实干、无私奉献、努力拼搏”的价值文化,代代传承,融入公司血脉,滋养和丰润着我们的长青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