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有感和谐社会
分享:
时间:2006-10-12 浏览:749 投稿:null 文作者:[硝铵 师晓卿]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硝铵 师晓卿]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停滞不前的,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发展是它的灵魂。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提出来的。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就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去年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之际,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它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其次,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是人类追求的目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类追求的目标相当广泛,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社会现代化等等,都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然而,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只有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人类追求的目的。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而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人类谋求公平与公正的过程,本身就是运动的、开放的、发展的,因而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处理好效益与公平关系的过程,就是不断相互协调、追求和谐的过程。 
  
    第三,竞争具有永恒的动态性。 
  就国内而言,中国共产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终于选择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是“创造性毁灭”的经济,它会把很多旧的东西撕得粉碎,代之以新的东西,新的科技、新的生活方式、新的观念、新的文化、新的文明……。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一个好的、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保障和扶危济困机制,是促使和保障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是运动、发展的社会,市场经济是在创造新价值同时毁灭旧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的。 
  就国际而言,虽然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给我国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但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的国际环境,各种竞争愈益激烈,这又给我们带来了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居安思危,与时俱进,不断适时地调整政策和手段,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有力地应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第四,自然界始终处于不断的千变万化之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然界丰富多彩,瞬息万变。它既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环境与必备条件,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危机与考验。自然界是在不断地构建平衡与打破平衡的交错过程中演绎发展的,人类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合理运作,与此同时,还要学会驾驭规律,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与自然界相互协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适时提出来的,也必须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探讨、充实、发展和提升,使之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更加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