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
分享:
时间:2006-08-30 浏览:754 投稿:null 文作者:云天化中学 朱禄富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云天化中学 朱禄富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这里所引用的几句足以证明: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古代是这样,而现代呢?对孝如何理解?不会到了现代,孝就发展变化得面目全非、连道德和责任也变成别的玩艺吧?呜呼!只差一点!笔者便从古到今的侃侃孝道是如何一路跌跌撞撞地到了今天这副德行的。
 
  孝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有个“孝”字,也就是说,早在十一世纪以前,华夏先民们就懂得把打猎得来的肉给父母先吃了,这就是最原始的孝。当人们把树叶裙变成布衣时儒学也就产生了。孔老夫子将孝道加以概念化并且极力推崇,且达到空前的程度。虽然秦始皇对孔老夫子的调调不大感冒,又统一文字、度量衡什么的,但怎么忙活倒也没将孝字从“字典”中拿掉。他这一心软不要紧,一晃就是2000年,再晃就晃到了“五四”。 

  猛醒的新青年们将新思想带来了,有了西方的东西,随之而来的是歇斯底里的反孔。直到一切旧的东西消亡,并且腐烂掉。够狠、够绝,孔老夫子的那一套算是被新青年们刨个坑给活埋了,而且还压了谁都难以搬动的石头。五四运动固然是掀起现代文化高潮的主力军,然而现代文化就是简单的西化?传统文化中的确有很多糟粕是为人所不取的,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吧?真若如此,难道不违背 "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吗?既然是批判地继承,那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不该被摒弃的。起码孝道就是其中一个冤死鬼。新青年们这么一搞,孝道可就变味了,甚至变成灰了。 

  孔老夫子讲孝道注重“敬”“养”两字,无非是指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有啥不对?掐死了鬼倒整个神出来呀?完事就不管了,结果闹的我们老百姓对孝道都没有个明确概念了。在当今这个声色犬马、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孝道又被社会推崇到啥程度呢?虽然不言而喻,还是要举几个实例来谈谈当今孝道。

   就说某村的五个儿子,老娘辛苦一辈子给他们挨个成了家,可老娘被灶火烧死的时候愣是没有一个儿子知道信儿。据说是野猫给送的终。以前老娘能自理,你们不照面,老娘下肢瘫痪了还是见不到一个儿子的影儿,这实在说不过去吧。不“敬”起码也得“养”啊?你们不养,老娘她可咋活啊!有的村民说“你们捡便宜了,这到火葬场也就收个半价。”听了这话你们心里还挺得劲是吧?“乌鸦尚知反哺,羔羊尚知跪乳”,我说你们咋连鸟兽都不如了。咱老百姓都知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其实草木还去装点庄园,搭棚立柱、调整大气平衡……回报自然呢,哎!其实你们连草木都不如。我不过分吧?娘给了你们人形就是要你来世间修行,你们枉费爹娘一番心肠!阳间白日就入了三恶道还不知道呢,实在让人生恨生怜。

   当然这毕竟是极少数。虽然孝道被现代社会淡化不少,它却仍然是所剩无几的传统美德中最深入人心的。在人的骨子里,对父母的赡养多少有点责任感,起码知道父母就得我养活。 

  王先生是一个体老板,腰缠万贯,父母的吃穿戴也非一般人能比,这使全村的老人都很羡慕。村里的老人们都说王家二老是一对福老伴,而听到的往往却是王家二老的叹息。众人不解,便问王老汉这么好的生活还有啥不知足的?王老汉说,给你天天堆着鱼肉,就是见不到一次笑脸儿,你说有啥意思?你嘱咐他两句儿吧?他就不爱听了,马上斥责你,你老知道个啥?别有事没事跟着瞎搀和!有好吃好喝不得了?王老太也说,让我顺心就是吃糠咽菜我都是乐的,你们说我福,我还说你们福呢!

   是啊,王先生!你认为那就是孝,但现代意义的孝顺又是啥?谁去探讨现代社会孝的真正含义,来个十万八万给了爹妈,你就孝了 ,他们笑了吗?我是不知道,那你咋不看看啊?其实挺简单的,只要你的言行让父母高兴,你就基本做到孝了。 

  孟子说过:“孝之大,莫过于尊亲。”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是指态度不容易做好,并不是有事子女做,有好吃的拿给父母吃就是尽孝。光有“行”而无“色”的尽孝不过是在履行一种无奈的义务,只“养”不“敬”非真正之孝啊! 
  
    现代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解决父母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了。 "养"只是为人子女者对于父母最底限的机械劳动而已了。现代人的脑海中虽然种植着孝顺的种子,终究没有真正的发芽、开花。那种子只是一种潜意识中强加给自己的责任------父母就得我养活。

   活是活着呢,活得咋样?你给父母拿来山珍海味,但是就随手往桌上一扔,然后冷淡无比的来一声:“吃吧。”看见老娘在洗衣服,很不耐烦地来句:“我来。”这就是孝?孝敬本应使父母快乐,你就那么多不耐烦,他们能乐得起来吗?父母只需要物质上的“养”,就不需要精神上的“敬”?不但需要,而且老人需要的比我们更多。缺少了“敬”的“养”,一定是态度出现了问题,这个态度问题主要还是在于为人子女者的孝心不是根于诚笃。 

  我有一亲戚,表面上是“敬”“养”兼备,如上述所说便是孝顺了,然而他却忽视了一点:“父母唯其之忧”。其意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还是想想你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那种忧愁、担心的心情吧!”再者是“为人子女者除了生病使父母担忧外,其他言行不至于再使父母担心了。” 

  我的这位亲戚是个政府官员,人品很好,自认孝顺。可是每当他受贿收礼的事情被父母知道后,父母就担忧倍至,几经劝说解释仍是茶饭难咽。直到亲戚拒礼不收,堂堂为官,父母的忧心方除、始得安乐。现在又有多少儿女真正的关心过父母的老年生活,他们是否快乐,他们又有几多烦恼,谁和他们促膝交谈,谁又为之袒露心声。你觉得你父母幸福快乐,那是你片面的理解,他们到底是啥想法,敢问你知道吗? 

    “夫孝,仁之本也。”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孝顺,能够直接反映他的心灵,而且是多层面的。对生养自己的双亲尚且不仁,此心已暴露无疑。上海的一些大公司在招收职员的时候,首先要详细调查一个人的履历,其中最重视的一点就是看此人是否孝顺。公司认定这是考察职员品德的第一关。智商高而情商低,那绝不会是新时代所需的T型人才。 

  情商的提高首先来源于父母,从来也没有因父母言行而感动过的人,可谓无情,无情之人也不会有义。因为不爱自己父母的人,他岂能真正去爱别人。当然,有的父母也确实令子女无奈,其言无理、行无据,令子女也大有鄙夷。可真正孝顺的人,他一定有一颗包容仁爱之心,并且能以这颗心去感染别人、度化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我国古代便有典型的例子:二十四孝之中的舜的“孝感动天”。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孝道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作为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孝道被当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的确,传统孝道不免糟粕。孝经有云:“毛发色肤取之于父母,稍有损耗是为不孝”,这有些苛刻;丁兰“刻木求亲”稍有做作与夸张;郭巨“埋儿奉母”之举也未免迂腐。“顺者为孝”也有些不人性;至于“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更让我们难以接收了。我们这么想不为过。我们不需要那么做,更不必要那么做,可是孝道本身所具备的美德特质我们没有资格否定。

   孝道作为维系和促进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绝对应该发扬光大,而且誓在必行。从风俗角度上说,这更是极为重要的。元代张养浩说:“盖自上而下者谓之风,因上而成者谓之俗,故风俗,国家之元气,风俗厚则元气盛……风俗薄则元气衰……”元代御史上奏时也说过:“国家以风俗为本,……而风俗厚为治之至要也。”对于当今社会的风俗如何,笔者不敢妄下言论。简单说来我们起码得有个全国上下都一致的观点吧!

   一个民族的强大是因为整个民族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有相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就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说到此处似乎与孝道甚远了,也过于理想化,然而离我们最近的、最实际的、也是最容易普及的统一民风不正是孝道吗?一个人还不能爱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去爱别人的家,乃至于国家这个大家庭呢?连最容易的“风”也形成不了,那只能眼看着“疯”了。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扬光大了孝道,再谈其他的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