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
登录
OA办公
集团OA
股份内网
公司OA
首页
云天要闻
一线快讯
媒体观察
深度解读
党建引领
党建之窗
廉洁保障
工会园地
青年之声
多彩文化
云天微视
员工风采
云天文苑
你说我说
长青之路
专题专栏
清风化语
新时期产改
党建引领
党建之窗
廉洁保障
工会园地
青年之声
党建引领
党建之窗
热门要闻
1
精工砺技绽锋芒 公司选手在集团...
2025-04-23
2
喜报!水富云天化工会荣获全国“...
2025-02-24
3
咱们工人有力量 公司代表队斩...
2025-01-02
4
集团七运会落幕 公司代表队分别...
2024-07-30
5
文化寻源 当“燃”有我 公司代...
2024-07-26
国际在线热评:“农民和警察无冲突”酝酿着更大的危险
今天上午10时,公安部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多功能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治安形势。在接受香港无线电视记者采访时,本次会议发布人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说,“农民和警察的冲突,不存在这个性质的问题”。是的,在我们的视野之内绝少看到农民和警察发生冲突的场景,但是否据此就可...
2006-04-12
文字作者:转自国际在线
图片作者:转自国际在线
两会时评:高薪非养廉必然条件
会讨论两院工作报告时,有政协委员提出对执法人员进行“高薪养廉”的观点。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权且当一回文抄公。该委员说,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思想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利用各种教育手段树立司法、执法人员正确的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质。但是,为了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关键岗位的相关人员,在经济上的必要保障...
2006-04-11
文字作者:作者:潮白
图片作者:作者:潮白
新华视点:人才评价的三大弊端
题:论文定成败?外语行否决?文凭论高低――代表委员呼吁消除人才评价的三大弊端“新华视点”记者张景勇、张淼淼、张虹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人才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以发表论文数量决定成败、“一刀切”地使用外语否决权、单纯用文凭、学历论水平高低的人才评价弊端,在两会代表、委员中引起关注。不少代表...
2006-04-10
文字作者:转自:新华网
图片作者:转自:新华网
两会时评:让每一位公民都拥有一个中国梦
中国政府未来五年规划,可谓布局宏大缜密,但它与中国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关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回顾过去二十八年大陆改革开放之路,找到答案。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吴建民二月间曾对大陆某杂志说,中国现代化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中国文化的复兴,包括外资巨头和中国大企业。“我相信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一定会有‘...
2006-04-10
文字作者:中新社记者 张雷
图片作者:中新社记者 张雷
特稿:2006两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意义
人们未来在书写中国的现代化史时,无疑会给2006年的这个早春三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一次飞跃。2006年的两会,在民主、团结、求实、和谐的审议、审查、讨论中,规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2006-04-06
文字作者:转自新华网
图片作者:转自新华网
两会学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么来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根据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
2006-04-05
文字作者:转自:中国人大新闻
图片作者:转自:中国人大新闻
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执政思路获得全面拥护
勾画未来五年中国发展蓝图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高票通过,表明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执政新思路得到了全面拥护。这是中国通过法定程序把新的五年规划从党的意志变为国家的行动纲领。从“计划”变为“规划”并非仅仅字词之变,这意味着一个历史转析,“也就是完全...
2006-04-05
文字作者:转自新华网
图片作者:转自新华网
两会学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
2006-04-03
文字作者:转自:中国人大新闻网
图片作者:转自:中国人大新闻网
港报:“两会”落下帷幕 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巨变
新华网专稿:历时近两周的2006年“两会”于今日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所涉及的议题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重视,其中“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以及会议对增强创新能力的大力呼吁等,更是媒体关注大焦点。香港媒体对本次“两会”行将产生的影响作了这样的展望:今年“两会”后,中...
2006-04-03
文字作者:转自新华网
图片作者:转自新华网
十一五”规划进行四项创新 不再以5年为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司长杨伟民今天向记者表示,要使中长期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发挥有效指导作用,就必须使规划工作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考虑进行四项创新。灵活确定规划期。从“十一五”开始,不再要求所有规划都以5年为期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规划期...
2006-03-30
文字作者:转自新华网
图片作者:转自新华网
人民日报社论: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庄严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绘就“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顺利完成各项预定的议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了。我们对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这次会议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近3000名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
2006-03-22
文字作者:转自新华网
图片作者:转自新华网
节约是一种廉政
随着学习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以及多种资源警钟的敲响,节约问题重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要建立节约型社会,必须善于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抓住节约的关键环节。那么,节约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是公款的浪费,公物的铺张;节约的关键环节是什么?是创建节约型政府,造就节约型官员。正...
2006-03-14
文字作者:学习时报
图片作者:学习时报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