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在企业:技改给力 天安扫除合成氨生产拦路虎
分享:
时间:2011-05-30 浏览:1055 投稿:天安 文作者:天安:姜娜 汤琼芬 高樊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天安:姜娜 汤琼芬 高樊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年产50万吨合成氨装置煤气化系统已经顺利开车并提升负荷,却受制于变换系统超温的问题,后系统负荷只能维持在50~60%,这是多么让人焦虑的情况啊!天安化工在攻克煤气化装置的众多难题,顺利产出合成氨后,遇到了严重制约装置提升负荷和运行效率的拦路虎--Shell粉煤加压气化工艺所制得的粗煤气中CO含量高达60%,至变换系统时反应剧烈,原工艺设计系统热量难于平衡,大量热量后移至换热器导致脱盐水超温超压,前系统锅炉、空分、煤气化等装置的高负荷投入受变换系统问题而不得不减负荷,生产经济性和安全性严重受到制约。
 
 
    面对这样棘手的系统性难题,既不能仅仅寄希望于设计单位也不能依赖外部协助,天安化工在短时间内迅速集中了公司设备机械、技术管理和工艺管理等各方面精英,经过反复计算和论证,审慎的确定下变换技改方案。在2008年底对变换工序实施了一系列初期改造,之后系统负荷逐步提高,脱盐水超温现象也有所缓解。但在装置负荷进一步提升的过程中发现变换工序脱盐水换热器还是出现超温,需要部分换热后的脱盐水循环回到脱盐水装置以带走热量,增加了脱盐水消耗。
 
 
    怎样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呢?上一次技改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要找准症结所在,在兼顾系统平衡的前提下采取最有效的办法!这一次攻关的历程更显波折和艰辛,来自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合力攻坚。众多的参数指标被反复计算讨论,从工艺气到脱盐水、冷凝液各个体系的平衡,从合理压降到变换率控制,从管道加装到阀门控制,从热量平衡到材料选择,必须全面兼顾;方案初稿几经推敲完善,多次召集专题会集思广益,总结经验,预先考虑装置负荷进一步提升后有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最终于2009年6月通过天安化工OA系统技术管理中技改建议申报提出了《变换E04104废锅改产0.4MPa蒸汽》项目,于2009年11月大修期间完成改造,并于2009年12月份投入使用。通过分阶段实施以《变换E04104废锅改产0.4MPa蒸汽》为主的多项技改项目,彻底解决了这一影响合成氨生产的瓶颈问题。
 
    《变换E04104废锅改产0.4MPa蒸汽》项目的实施,每年可节省1645.84吨标准煤,同时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为136.5041万元。并因每年少产蒸汽和节约能耗可减少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烟尘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成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两型企业”的典范项目。事实证明,走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的道路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在2011年股份公司科技活动周上经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变换E04104废锅改产0.4MPa蒸汽》项目喜获二等奖。捷报传来,大家兴奋不已,进一步激发了全员投身创新实践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