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在企业:雄关漫道真如铁--众人合力攻关合成一段炉燃烧问题
分享:
时间:2011-05-19 浏览:1033 投稿:党工 文作者:合成车间:胡祥基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合成车间:胡祥基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合成一段炉是合成氨装置的龙头设备,转化反应需要的热量由炉顶烧嘴燃烧天然气提供。顶部烧嘴燃烧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转化管的寿命和装置的消耗。


     2002年装置扩能改造开车后,一段炉温度不受控,存在自行波动的现象,烧嘴燃烧出现严重偏烧,2003年,为了寻求解决办法,公司领导、生产部专技和历任转化技术员齐聚一段炉,在炉顶滚滚热浪袭击下亲自调整炉温,摸索收集第一手资料,会诊一段炉燃烧问题,从此,在悄无声息中,一段炉攻关项目拉开了雄壮大幕。


    众志成城,攻打持久战。建厂至今,合成车间继承和发扬了前辈的优良传统,从一段炉燃烧问题暴露那刻起,合成人就展现出了团结协作,勇于拼搏,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2005年通过转化管的检测报告显示,部分转化管陡然降为B级、C级管,一段炉燃烧问题严重影响了转化管的寿命,已威胁到设备和人生的安全。为了将装置运行到2006年大修,车间成立了“一段炉温度调整小组”,加强对一段炉温度精心维护。在之后的攻关历程中,为争创长周期,合成人始终将精细无误的车间文化融入到一段炉维护的实际行动中,战高温、斗酷暑,连破世界记录,最终将长周期世界记录遥遥定格在451天。


    殚精竭虑,力主突破。为了力克一段炉燃烧难题,总工程师陈林亲自挂帅,召集专业老总、生产部、设备部、合成车间,广泛收集资料,集体研究讨论对策。2006年至2007年5月,公司组织多次专题会,采取堵孔减少烧嘴喷孔面积和减少烧嘴投用个数,以此提高燃烧背压,增强火焰刚度,寻求解决措施。通过不断的调试,归纳试验数据,循序渐进深入分析。然而调试不尽人意,一次次失败的消息让大家内心感到冰凉,但是公司领导和专业老总毫不气馁,迅速转换思维,力排众意,聚力攻克。他们执着追求事物真理的崇高精神深深感染着课题组的每位同志,正是这种的百折不扰的精神支撑着攻关组成员为夺取最后的胜利,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借脑引智联合研发,曲指成拳出手有力。由于燃烧问题,具有涉及多学科、跨专业,系统性的特点,一段炉问题深奥又复杂。鉴于此,公司决定整合外部资源,走技术联合开发之路。2006年12月烧嘴制造厂商美国CALLIDUS公司工程师到现场指导调整,收集数据、图象资料,2007年3月外方出具现场报告回复:一段炉温度不受人控,若需深入研究请交纳研发费。2007年6月,公司继续走对外技术联合开发之路,与华东理工大学下属烧嘴厂家进行合作寻求解决办法。


    随着烧嘴更换工作的迅勇展开,一段炉燃烧问题攻关战又吹响了嘹亮的号角。无数次的专题研究分析,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新烧嘴的更换真是一波三折,从烧嘴调试到整改,从方案实施到效果评估,通过反反复复的修正优化,最后定型烧嘴设计。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07年7月至12月,一段炉新烧嘴陆续更换,检修车间举车间之力承担了在线更换任务,由于一段炉顶环境温度高达65℃,环境恶劣,外加连续作战,检修车间在一段炉顶展现出感人的场面,检修人员承受不住则技术员顶上,技术员晕倒则车间主任顶上,最后更换完毕已中午一点过,车间主任领着工具包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了现场。


    一丝转机,无限的希望。新烧嘴投用后火焰呈淡蓝色,燃烧表观现象得到较大改善,新烧嘴的投用尽管没有彻底解决燃烧问题,但为课题组后续研究工作的展开,即分析第四、七排温度异常原因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一段炉新烧嘴的更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8年,新烧嘴投用后,一段炉温度缺乏稳定性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第四、七排温度异常现象尤为突出。面对如此棘手的难题,外部专家束手无策,最后站在一段炉上摇摇头,怏怏不乐的离开公司。在外部力量无助的艰难情景下,勇于攀登的云天化精神再次激励着公司干部、员工走自主研发之路。在之后的新烧嘴优化过程中,公司上下再度陷入了一片沉思,大家不是在沉思中退却,而是在沉思中蓄积力量。2009年9月,合成技术人员经过对整个燃烧系统、原料气系统、烟气系统理论计算和对烧嘴长期实践摸索,自动、自发地向公司提交了《合成一段炉第四、七排温度异常的分析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公司上下再次将目光聚焦一段炉。11月公司组织召开专题会,围绕第四、七排上升管内衬鼓包问题展开激烈讨论,由于上升管锥形壳体更换事项事关重大,公司慎之又慎。2010年3月,一段炉第九排上升管锥形壳体出现泄漏,在车间的强力推进下,公司最后下定决心,全部更换一段炉上升管锥形壳体。命令一发,从技术员到老总,准备工作紧锣密鼓相继展开。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现场施工的布置,从技术参数的推敲到标准的制定,从技术方案的编制到施工方案的会审,无一不凝聚着设备专技人员和专业老总的心血。经过公司上下数月的精心准备,2010年5月,施工单位、设备部、合成车间等单位会战一段炉,经过30天的艰苦奋战,一段炉上升管锥形壳体成功更换。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


    2010年7月点火开车后,合成一段炉第四、七排温度异常现象悄然消失,一段炉燃烧状况大为改观,最大温差由原来的100℃降低到20℃,消息传出,公司上下无不为之振奋。但是经过半个月的观察发现炉温自行波动的问题依然存在,作为云天化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会有百分之百的努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难题誓不休。面对温度自行波动的问题,合成车间迅速成立QC课题小组,对一段炉三大系统再次全面系统梳理。为了扑捉温度自行波动的现象,分析诱导原因,从总工程师到车间技术员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都远程密切监视一段炉温度的变化。为了广泛收集第一手信息数据,车间领导和技术员长期亲自调整炉温,在高温环境下全身“蒸湿又烤干”,经过数月的研究分析,燃烧系统配风的稳定性和均匀度成为了问题的焦点。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对配风系统的消缺处理,一段炉温度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改善,至此,一段炉燃烧问题经过长达九年漫长的攻关终于告捷!回首九年的艰辛历程,感慨万千!正是云天化这群可歌,可敬的技术工作者经过千辛万苦奏响了这曲嘹亮的凯歌。胜利之歌在行业内广为传颂! 
    

    当人们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成功者辉煌的时刻,却往往忽略了他们身上隐藏的精神财富,那才是他们动力的源泉,成功的秘诀,致胜的法宝。合成一段炉燃烧重大问题的解决,充分体现了公司技术人才队伍大智慧、大协作、大拼搏、大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将对云天化的广大干部职工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对公司科技创新事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