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CPIC生产经营工作取得喜人业绩:10条玻纤生产线全部满负荷生产,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共生产玻纤产品22.38万吨,完成全年计划的58.03%,较去年同期增加49.46%,销售量同比去年增加了49.25%。实现工业总产值17.20亿元,利税总额3.44亿元,创造利润2.22亿元,均超额完成了年初预定指标。
今年以来,CPIC充分抓住全球经济的回暖,玻纤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的行业机会,挖掘各条生产线的潜能,科学调整产品结构,合理组织生产,使各条生产线产量均超过计划目标,确保订货合同100%完成。在此基础上,公司努力提高生产控制水平,坚持以打造世界一流玻纤新材料制造企业为目标,推进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夯实根基保生产
生产的稳定是玻纤生产企业的重中之重。CPIC经营班子高度重视,以全面强化基础管理为抓手,多措并举,保证生产的稳定。
1.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广大职工创业热情。CPIC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推进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组织职工群众开展“我为CPIC献一策”等活动,开展合理化建议和特别贡献奖的奖励;积极开展“大练兵、大提素”活动,促进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打出好水平。在员工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企业也积极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通过增加绩效考核奖的方式为员工增收。
2. 加强设备管理,降低设备停机率。CPIC组织生产部门、设备部维检人员,组成“设备突击队”,消除设备隐患。在操作人员、维检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的精心维护下,设备停机率明显降低。推行“预测检修”模式,降低设备故障的突发可能性,提高运行效率。
3.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供坚强技术保证。生产技术部门对现有的工艺流程、生产工序进行了重新梳理。统一工艺,技术共享,形成新的、稳定成熟的标准流程,为稳定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保证。
精细管理促发展
1.推行管理创新,调整机构提高工作效率。CPIC通过全面推进管理咨询项目,通过科学的岗位测评对公司的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及薪酬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使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更加清晰,职责更加明确。加强职能部门管理工作,推行精细化管理,基础管理得以有效夯实。
2.推行技术营销,密切上下游客户关系。CPIC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的展会,展示企业形象和优质产品及服务的同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动态,更好的指导生产和产品研发。公司在营销工作中,强调技术营销,在销售团队组成中,每个系列的产品都配备有专业的销售工程师,他们既懂玻纤的相关专业技术,又懂市场会销售。目前,CPIC已经成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重要客户。而且依靠技术创新的支撑力,正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
自主创新塑形象
1.推行差异化战略,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CPIC有1000多种产品规格,有低端的粗纱,也有高端的超细电子纱和织物和电子布。其中ECT玻纤产品可以降低15%的成本,风电叶片从设计就开始认证,从37米的陆地叶片到45米以上的海洋叶片,完备而独有的产品线,摆脱了价格战的低端竞争。同时CPIC积极向下游产品迈进,延长产业链条,与台湾企业合资组建以玻纤细纱为原材料的电子布生产企业天勤公司,与玻纤细纱的生产车间只有一墙之隔,为公司的产品深加工和后继研发提供巨大平台。
2.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以研发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开发联合体,在重要的关键控制点设立独立的开发部,还有关键的控制点上的多个工艺小组构成了CPIC的立体设计框架。引进人才,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良好的合作。今年初,重庆市玻璃纤维新材料研发中心在CPIC授牌,2010年,CPIC被评为国家高兴技术企业;动静结合的技术开发,对产业走势、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入分析和精准把握,追寻技术创新的强劲动力,让CPIC跨入了国际化竞争的快车道,玻纤新材料产业逐渐成为了云天化集团的创富引擎。
不仅于此,云天化集团玻纤产业最新布局的环保玻纤项目,以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玻纤产品为主打,因为云天化看到的是低碳经济下新能源市场的需求增长。快速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走技术创新之路,在转方式调结构的道路上,云天化已经有了精彩的表达。

参加行业展会

客户交流会

风电织物生产设备

工程塑料用短切纱生产现场

现代化的电子级细纱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