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以来,公司秉承着“创新求生存,创新促发展”的原则,以装置的安、稳、长、满、优为目标,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来挖掘生产和管理中的潜能,让科技创新在企业的挖潜增效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今年的危机面前,创新,更加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尿素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含氨和尿素的工艺冷凝液,但由于原意大利snam公司提供的尿素深度水解装置一直不能正常工作,致使含有氨的气相工艺物料直接放空,不仅对大气造成影响,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成立课题攻关小组,自主研制开发出了“冷凝器自洁技术”。该项技术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根返回到气相管的管线,由于工艺流程变动较小,在实施改造过程中不仅投资少,而且动力消耗低,几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维护费用。
2003年8月10日,“冷凝器自洁技术”在公司尿素深度水解装置上投用,经过六年运行证明,该技术从可靠性、适用性等方面均获得一致好评。通过这样一项简单的技术改造,不仅使排放到空气中的氨含量比以往削减了93.28%,远远低于国家环保标准。同时,每年回收的合成氨能达到1911.3吨,这不仅为公司的清洁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公司带来了每年300多万的巨额经济效益。
以上提到的,仅仅只是公司众多科技创新项目中的一项。为激励员工参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公司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会组织开展“科技周”活动,通过技术论文评比交流,技术讲座,QC成果发布,技术创新表彰等内容丰富的形式,为创新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据了解,06年公司参与技术改进的员工有1000人次左右,到08年已经翻了一番,达到2000人次左右,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参与技术改进的员工已经达到了1200人次左右,这些数据表明,每年参与技术创新的人数都在呈现不断递增的状况,这些参与技术改进的员工为公司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及节能降耗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虽然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广大员工对科技创新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但技改技措的成功实现,光有意识上的提升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丰富经验的积累和勤奋的学习,在工作中细致的观察,并深入到创新的每个步骤去。
创新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可以说,每一项革新的突破和技改的成功都不是轻易就能够实现的,它的背后是无数艰辛的探索和尝试,在采访中相关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每一项技改的提出和实施,都要通过很多设备的比较和大量资料的查询,这些都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但在付出辛勤的努力后,问题可能依然得不到解决,还需要征求一些专家的意见,借助他们的力量来解决棘手的问题。
通过全员的参与,公司内部呈现出了蓬勃的技术改造和创新热潮,并向精细化逐渐迈进,只要有潜可挖,再小的技改也会有人去思考、去钻研,几乎每个人都在开展着自己工作范围内的技改、技措。在车间有许多诸如保温蒸汽冷凝液和泵出口倒淋回收等非常微小的技改项目,小到也许在你还未曾意识到就已经完成,但如果将这些技改项目叠加在一起,却能够为公司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创新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动力,而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难怪有人说,危机当前,创新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