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姐,我在黄泥河呐,我们要全力以赴为公司把好质量关,今年的青年工作政研论文可能真的没时间写了啊,向团组织先自我检讨了!”
故事就从原料团支部小湛同志急匆匆给我的一句充满疲惫的回复开始了。
“小湛,大家都还好吗?快拍点照片回来,我们都很挂念你们,公司领导每次开会都说大家应该都去去黄泥河体会一下那里艰辛的生活,快给讲讲你们的情况,我一定将你们的先进事迹好好向大家都说说”。
在几天与小湛很短暂的交流中,得知奋战在那里的员工们每天早上8点多开始收煤,一直要坚持到晚上9、10点钟可能才能下班休息,专列火车并不固定时间,24小时随时到,凌晨3、4点去抄车皮也是常事。这个季节,白天太阳非常大,特别容易中暑,间隙车少时,大家都躲进装载机里,躲着像钱塘江一样的滚滚而来的“沙尘暴”稍作休息;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家还会经常发现来煤有问题,洗煤后矸石很多,甚至出现煤里面混夹矸石煤泥等的掺假行为。面对这些恶劣的情况,大家会马上做出扣重处理,情况恶劣就立刻退货,仅仅是小湛所在的班组半个月已经退货4次,监督工作丝毫不能有半分懈怠。
一直都知道黄泥河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也从青年们的交谈中得知“在黄泥河工作就是一种修行”,今天,从这些简简单单没有任何拍摄技巧的手机照片里,自认为感情丰富的我,也居然语塞到无法执笔继续写下去。这一刻,我不自觉地对奋战在黄泥河的兄弟们肃然起敬,正是他们看似非常平凡的工作,和在艰苦条件下无怨无悔的付出,为公司能够正常生产运营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在黄泥河这片贫瘠恶劣的土地上,你们正用实际行动用青春滚动着天安化工迈向康庄的金色车轮,向你们致敬,最最可爱的“风暴勇士”;向你们致敬,最最平凡的天安人!
(最新消息,就在刚才,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罗秀祥同志刚刚到达黄泥河正在看望在那里辛苦工作的同事们,小湛来电话激动得不得了……)

“滚滚红尘”

恶劣的环境造就了强大的“风暴勇士”

苦中有乐,这样避暑

相信我们,一切工作都井然有序

这些煤矸石决逃不过我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