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幸福,这是今年由央视一套《今日说法》两会特别报道“小撒探会”微博向网友提出的一道题,也被称为“幸福公式”。
志愿者在准备出发前往云天化希望小学开展志愿支教工作前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一节目,正好是对贵州贫困山区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进行幸福公式的征集。志愿者随即想到,同样是希望小学,那么,他们心中的幸福公式会相同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志愿者来到了云天化河西希望小学。
当志愿支教工作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志愿者已经清楚了解了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家庭环境,在此前提下,征集“幸福公式”活动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开展基础。
志愿者将准备好的“幸福公式”卡片发放到每名学生手中,并将学生们带到室外操场上,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以聊天的方式了解到了学生们对幸福的理解。
学校傣族学生们的答案大都是这样的:2011+离开乡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努力学习,考上初中、希望老师回去以后能记得我们每一个学生、老师不要离开我们、老师身体一定要健康=幸福!
这样的答案令志愿者动容、惊讶和感动!志愿者同时发现,和贫困山区的学生们不同,云天化河西希望小学虽然坐落在云南边陲小山村里,但是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和像云天化集团这样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大力扶持下,依靠种植橡胶、香蕉等经济作物,村民们早就已经摆脱贫困,随着国家重视基础教育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地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程度也达到了很高的比率,这里的学生们在物质上已经不再是人们传统认知中的如何贫困了,但精神食粮却严重缺乏,具体表现为:小学生在入学前基本不会说汉语,到了五年级后组词造句还不够通顺;不善于与人交流,对外面的世界认知甚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认为自己的孩子读完小学就行了,没有必要再念更多的书;学校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等。
因此,学生们对志愿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是要求志愿者为他们讲讲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精彩,志愿者也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看到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志愿者将自身所知的有限知识利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尽量传授给学生们,但对于这些,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因此,才会得到上述“幸福公式”,得到他们对于幸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