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妹,下个周末家里吃鼓藏节了,邀请你们回来过节!你要来抬一只猪腿肉!”表哥从老家打来一通电话。这头电话刚挂断,那头老妈的微信视频又响了:“下周末你们有空回来吗?苗衣服我也给你准备好了,是舅妈新给你新做的,你们什么都不用准备,回来就行了!”老妈兴奋又担心我不回去卖力地“吆喝”着。
“回!13年一次,这次不回,下次再过节的时候我们都50多岁了。”旁边的爱人倒是给了一个很充分的理由,那就回!
13年一次的鼓藏节气氛自然是热闹的,小镇上街边的商家早早地就摆出了要走客(走亲戚)的礼品;几家不多的美妆店更是站满了穿着苗衣服的姑娘们,正在等待扎苗揪揪(苗家姑娘的一种发饰)和化妆,老妈开始担心起来,担心轮不上我耽误走客的时间,因为今天谁也说不好,远在20公里外的村子,交通到底怎么样。
路·近又远
果然,堵得死死的!平时只要40分钟的路程,导航显示全程红,预计到达时间7个小时。“看嘛,都是你到得晚。”“今天是主人家要煮我们这些亲戚买的鸭子、鱼和糯米来吃!这下鸭子和鱼都还在这里,主人家怎么办?”老妈不怎么好骂从云南回来的我们,只有把怒气撒给了弟弟,一路开,一路停,一边念叨又一边笑:马路上,都是往村子里赶的人,走路的,开车的,有空手空脚什么都没拿说说笑笑的,也有明明打扮得漂漂亮亮肩上却又要挑着走客的活鸭子、活鱼,饮料累得只顾埋头走的;更有实在挑不动礼品,一帮人索性在路边找了一个大号垃圾桶一边小心翼翼推着一边喊注意点,稍微控制不好方向就落到田坎去的。
通车了,我们把他们超过,堵上了,他们又超过我们,他们笑我们,我们笑他们,一路上,老的,少的,美的,壮的,都在往村子里赶……
从白天走到黑夜,车子也早就停在几公里外的路边。离村口越近,早就听到的烟花声越来越响,路越走越堵,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早上精心打扮的妆容也早已油光满面,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回家,家里有人等,酒要有人喝……
家·小又圆
贵州省凯里市脚高村,我的大姨妈家,也是今天三个过鼓藏节村寨的其中一个,也是我童年待得最多的地方。因为是在乡下,老妈每年暑假都会带我来这里“改造”,美其名曰是带我来体验生活,让我晓得劳作的辛苦好奋发努力学习,实际就是想帮没有读过书一辈子都辛苦干农活的大姨妈分担一些:挑水、捡柴、喂猪、捉鱼、打谷子……
一进家,三间小小的屋子里坐满了客人,看来没有我们的鸭子、糯米和鱼,主人家还是能很好招待了大家,心里稍微舒缓了一些。“我妹来咯,赶紧放炮、赶紧放炮!”表哥们激动地说;“茜,你们来啦,走那么久肯定饿饭了,我把桌子马上收拾出来。”两个嫂嫂,一人两三下就把桌子收拾干净,另一个人从厨房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鸭子火锅,亲戚朋友多,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紧紧地挤着。
看着我们才到,哥哥嫂嫂们也赶紧过来作陪,先一人一杯酒,不准有不喝的理由和借口。没好一会儿,嫂子又拿出来一个瓢和一个勺,瓢里装着酒,按照苗家人的习俗,这是到了敬酒的环节:主人的先喝开门酒(自己给自己喂两勺),挨着敬客人们喝进门酒(主人给每个客人喂两勺)。“两只脚走路来的,就喝两勺!”“好事成双,也要喝两勺!”“大嫂敬酒了,我也来敬!”……在苗家喝酒,管你能喝不能喝,这酒都有说不完的理由和推不掉的借口。
酒劲来了,嗓子打开了,歌声也就起来了,你唱我也唱,这首你会你领唱,那首我会我领唱,《苗家飞歌》《游方》《东方红》《难忘今宵》这些经典曲目说唱就唱,歌声中一勺酒向你的面前推来,又朝他的面前推去,就这样,一个瓢一个勺,你一口,我一口,哪里还有什么卫生讲究,喝的就是一个团圆美满,喝的就是一个其乐融融。此刻,屋外传来“村晚”各大网红的歌声,屋里飘着我们的歌声、笑声、祝福声,小小的家里,温暖团圆。
夜·深又浅
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鼓藏节在先秦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已存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也不是所有的苗族村寨都过这个节日,过这个节日的村寨也因为时间算法不同过节时间不同。脚高村的鼓藏节,每13年过一次,一次要过三年,最后一年的仪式最隆重,也最热闹。
按照习俗,我们是主人家邀请来的自家客人,不能回家,晚上就只能留宿在主人家,一大早还要帮忙杀猪,然后留宿的客人每家都要抬一只猪腿回家,这个“走客”才算基本完成。说是睡,哪里能睡?!晚上12点了“村晚”才刚完,各房间床上都睡满了亲戚,大姨妈和哥哥就拿着平日晒谷子的一张竹席铺在地上,妈妈、我和侄儿们挤在一块。窗外不停传来地烟花声、爆竹声,忽远忽近;楼下舅舅、哥哥们的吹牛声、吊脚楼木板的走路声、关门声,一阵又一阵……
好不容易熬到2点,炮仗声断断续续没了声响,空气中弥漫的爆竹硫黄味才刚刚消散了一点点,仿佛才闭上眼睛,楼下老哥传来一句:“鼓头那边的猪叫了,我们也可以开始了!”(吃鼓藏节每个村子都会推选德高望重的一户人家成为鼓头,很多重要仪式都是鼓头率先开始,大家才能行动。)看看手机,4点!打着哈欠刚准备穿衣起床,村寨猪叫声突然陆陆续续多了起来,家家户户都有了动静,稍怕晚点动作慢了,猪杀不出来,分不出猪腿,怠慢了亲戚,当然越快,也寓意着来年盼头越好。
哥哥、伯伯们追猪、拦猪,拉、抱、按,不好使劲也得使,就是要全心全力完成任务;嫂嫂、婶婶们就烧水、准备仪式的材料。在甘肃长大的爱人虽然有着一个大身板,但哪里干过这些活,蹩手蹩脚的混在人群中按猪腿,一边按,还一边兴奋的比猪叫得还大声,看着他们的模样,我们几位女士也是乐得不行。刚宰好、清洗好两头,老哥们就气喘吁吁地说:“不行了,还是要请专业人来,每头200元!”爱人也绘声绘色地给我描述着下面那家亲戚请的专业人士宰猪的情形。
慢慢地,天也渐渐亮,世外桃源村庄的夜晚应该很深、很静,但今天却很浅、很亮、很响。
礼·轻又重
分好的猪腿肉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写着亲戚们的名字,我这个大表妹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客人们来,带着礼品来,客人们走,当然也要带着礼物走。
哥哥们把沉甸甸的猪腿肉放在爱人的肩上,我也不闲着,挑着米酒和糯米。
很多朋友都说:你们苗家人礼节重。可不是吗!礼节多,鼓藏节走客要准备饮料、鸭子、鱼……这些礼贵吗?2件啤酒、1件王老吉、1只鸭子、4条草鱼、几斤糯米能有多贵?!那这些礼物重吗?重!明明就知道会堵车、要走路,但还是要把这些礼品都齐全准备好,老的、小的、壮的、美的,深一脚浅一脚、左肩换右肩走上20公里,就为吃一顿饭,见上一面。
回来的路上更热闹了,客人们肩上挑的礼物从啤酒、饮料变成了肉,路还是来时的那条路,还是堵得望不到尽头,但谁都没有停下脚步,向着美好出发,带着笑意来,乘着笑意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