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游
分享:
时间:2024-01-12 浏览:658 投稿: 文作者:何永莉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何永莉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临时起意的出发,才真正在路上。

    没有预谋已久,没有攻略,没有下次,只有和小伙伴一拍即合,说走就走的自由,历经5小时高铁车程,我们到西安啦!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去西安?

    机票便宜啊!但我们坐了高铁!

    在西安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地铁。到西安下了高铁,出站口就是地铁站,坐上地铁,深深被吸引的是地铁上每一个把手都印着一首古诗,几乎每一个地铁站命名都有一个历史出处,涵盖历史到地理,从诗歌到科技,无一处不彰显西安十三朝古都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的认知里除了西安事变,对这座城市一无所知。原来秦始皇兵马俑在西安,课本中的大雁塔也在西安,印象深刻的贞观之治、大唐盛世也曾发生在这里,原来西安是八大古都最为耀眼的一都,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走过的路全是历史。

 

明城墙

 

    来到西安的第一站--明城墙。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

    西安城墙从来不是冰冷的古迹,而是活着的历史。从西周开始到秦、西汉、新朝、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一直到唐朝,长安城延续了他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与繁荣。一早和同伴骑着西安的小青桔到了小南门吃早餐,而未做攻略的我们活生生的从南门(永宁门)打车到了东门(长乐门),登城墙,其实永宁门是主要登城门,此处需要给滴滴司机一个差评。来到长乐门,需要在线上购买门票54元,方可入门。踏进高高的城门那一刻,想起那句“深宫锁清秋,困住千万少女梦”似乎时空穿越踏进了深宫别院,仿佛看见了一个命运悲哀的妃子,被人囚禁于奢华的牢笼之中……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一步一步踏上城墙不禁感叹到“大唐风华继,青砖碧瓦闪”,青砖黛瓦在阴雨天气加持下显得格外浓厚而神秘。走在城墙上,踏过的每一块砖,都见证了每一个朝代的兴衰,看到的每一个墙眼,一半是历史,一半是故事,验证了那句“十三皇朝兴废地,悉从墙眼见浮沉。”。

    在城墙步行三个多小时,感受古人的居高临下的同时也吹尽城墙不同角度的风,风是真大,我们是真冷啊!

 

大唐不夜城

 

    “灯光星河共璀璨,华灯初上长安城。”夜晚的西安,立马穿越成灯光璀璨的长安城,比肩接踵的人群,身着唐朝服饰的小贩卖着长安特产,以及一群群衣着唐服的女子,在人群中涌动,让人有置身于大唐盛世的错觉。在畅游长安城的同时,还有《盛唐密盒》游戏互动环节,由两位主持人扮演唐代房玄龄和杜如晦,其服饰、妆容、声音,妥妥的真人再现,并以盲盒的形式出现在游客面前,在一问一答中不断输出金句,带给观众快乐的同时了解历史人物和盛唐文化。《华灯太白》,在现场与李白吟诗作对,感受李白的文人才气,俊朗与豪迈。不同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的演出《月舞长安》、《丝路长歌》、《贞观之治》、《梦回长安》、《不倒翁小姐姐》等,每一场表演都精美绝伦,惟妙惟肖,让人意犹未尽,当然繁华的长安城从来不缺的就是人群,每一场观看表演的观众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长安盛世颜。”它说得就是此情此景吧!

 

秦始皇兵马俑

 

    第三站,我们去了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跨越千年时空,走进兵马俑,感受它的震撼与真实。眼前气势磅礴的军阵,兵马俑个个仪态英武,形象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宇内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他们千人千面,造型生动、逼真,个个凝目聆听,就这样一动不动守卫着秦始皇陵上千年。曾以为秦朝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离我们好远好远。原来电视剧演的历史真的存在,原来秦朝与我仅一步之隔……

    跟着讲解员走过的每一步,就像走在秦朝的历史长廊,感受和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原来兵马俑并不是谣传的活人陪葬,而是代替真人的陶俑,在他们出土之前也并非土黄色,而是绚丽多彩巧夺天工的雕刻品,他们衣服的颜色、皮肤细节和真人无异,眼白瞳孔颜色分明 ,发丝皱纹都清晰可见,只是历经千年时光也抵挡不住自然的侵蚀,在出土15秒后立即被氧化而脱色。他们的文武百官官位高低可以通过鞋子的尖来判断,鞋尖越高的官位越大所谓的“趾高气昂”。兵马俑也是秦始皇修建的地宫,其13岁登基便开始修建直到49岁去世,所有兵马俑全部按照军队排兵布阵,最前排的是没穿铠甲的敢死队,越靠中间越是精锐部队,还有单独的军事指挥部。他们个个手握兵器,只是据说兵器都被项羽盗走了。据说兵马俑是被附近一位姓杨的村民打井时发现,出土时个个都残缺不堪毁坏严重,我们现在所见的兵马俑都是专家们经过很久修复而来。庆幸还有一位“幸运儿”跪射俑保存最完整,陈列在展示柜供大家参观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值得一去,去感受它的威严与震撼,感受它屹立千年,看尽繁华落尽,依然不动声色。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听说门票很难预约,后来无需听说是真的很难预约,我们约了两天设了无数个闹钟才终于约到门票……一向对博物馆无感的我,而“陕历博”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的博物馆形象。来到“陕历博”大门没有豪华气派的装潢而是低调内涵的存在,而它却容纳了从古到唐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一路进到陈列馆,映入眼帘的第一个“人”便是曾经在历史书上翻阅了无数遍的蓝田人,据了解他是亚洲北部发现最早的直立人的原始化石,其在陕西蓝田发现。再进一步入馆内不胜枚举的文物映入眼帘:古时普通百姓的“锅碗瓢盆”、地下“排水管”、耕地器具,曾经只在历史书上看到过的青铜器、中国最早的兵符秦国的杜虎符、2000年前大汉公主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皇世家族喝酒用的鸳鸯莲瓣纹金碗、运用了连通器原理的“黑科技”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安全环保低碳充满智慧的彩绘雁鱼铜灯、妃嫔贵族使用的镂空缠枝纹银香囊、古代第一老丈人独孤信的多面体煤精组印、吕雉的皇后之玺据说是一个小学生放学路上拾得、还有在历史书上见过的三彩骆驼载乐俑、以胖为美的唐朝彩绘女立俑胖得真的很美……

    还有很多很多没记住名字的文物,看着一件件艺术瑰宝,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伟大,行走其中,犹如历史在眼前流转,每一件文物都承载了它自己的故事,跨越千年来与我们相遇……

 

西安食物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那么吃,便是那一缕最让人满足的烟火气。在西安回民街里有一条地道的美食街:洒金桥,各种特色面食:让人垂涎欲滴的肘子夹馍,软烂入味的肘子配上颇有嚼劲的馍,咬上一口超治愈;马有福家的香酥牛肉饼,排了两个小时的队就为吃上这口,面皮真的很酥脆,满满的牛肉馅儿,这是在四川从未吃到过的满足感。4两起卖的马二酸汤水饺,足足24个,分量确实足,两人都没把它拿下,汤确实很酸,汤的酸味掩盖了水饺本来的味道,里面的油泼辣子确实很香,但南方的胃似乎不太适应西北的水饺。皮带一样的BiangBiang面又宽又长,一根管饱,和川味的麻辣鲜香比起来它就显得少年老成中规中矩了。还有油茶麻花,油茶配上酥脆的麻花,里面还加了煮熟的花生,一种咸脆咸脆的口感。最上头的便是羊肉泡馍了,掰馍半小时,吃馍一分钟,掰细的馍配上特有的羊肉汤一起煮,每一粒馍都吸收了浓郁的羊肉汤,说不清道不明的上头。咬一口滋滋冒油的烤牛肉串,牛肉味确实很厚重,撒上一层孜然碎,瞬间就有了灵魂。终于甜食始终是不会出错的味道,吃了西安特有的甑糕,湿糯糯的口感,甜腻腻的大枣,软腻腻的甜,和四川的酒米饭相似,但不是想象中的味道,不过老板很好,见我们要拍照,他说:“我要给你装好看一点”。最合心意的就属茶话弄的奶茶梅占摇红,软甜适宜的奶油撒上一层脆脆的碧根果碎,淡淡的咸配上入口即化的甜,堪称一绝[强],必须每天来一杯……

 

    在西安呆了6天5夜,接受了它浓厚的历史文化熏陶,体验了“碳水天堂”的独特魅力,打卡了每一个网红点,吃了耐人寻味的各种面食,只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西安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