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书小,但是里面都是满满干货。”一听这话就知道是公司党政工作部发给每一位党员学习的口袋书。这套口袋书是《清廉云南建设学习教育丛书》,共有三本,《监察法-知与行》、《典型案例-知与警》、《云南少数民族廉洁文化-知与践》。我比较喜欢这套口袋书,内容简洁、语言朴实,但很生动、很具体,给人思想上的震撼很大。
《监察法-知与行》书中解释了什么是监察法、哪些人是监察对象、监察法约束的行为、自觉遵守监察法等知识,还具体用“习言习语”、“清风说案”、“清风说法”、“清风提示”、“清风点评”等简洁语言和案例进行生动说明,向大家宣传普及监察法知识。比如通过“清风提示”让我明白了普通教师和医生,在课堂上讲课、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不是监察对象,但他们参与招生、基建、采购等工作时,就是在行使公权力,自然就属于监察对象。通过“清风点评”让我更深刻领会到大型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如果领导不履职尽责,轻则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重责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唯有搞好对国有企业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方能守护好人民的财富。
《典型案例-知与警》深挖近年来全省查处的典型案例腐败背后的问题实质及产生根源,以法释义、以案为鉴,再加上每个案例后面“清风君说”的“画龙点睛”的点评,让一个案例更加警醒,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书中加以了系列廉政漫画和诙谐语言,以直观视觉警醒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在工作业务中被别有用心之人“围猎”。还有二维码延展阅读,告诫人们贪婪的种子一旦种下,人就容易在利益面前丧失理智,伸了不改伸的手,占了不该占的利,就要面对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审判。
《云南少数民族廉洁文化-知与践》共收集了彝族、哈尼族、白族、佤族、纳西族、藏族等25个民族,共计90多条少数名族廉洁文化谚语。这些谚语,让我从简洁的语言中不仅了解到了少数民族的习俗,也学习到了这些习俗中的深刻含义。比如彝族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训诫:管粮不多一碗米,分肉不多半刀皮,做人依规矩,牲畜靠圈养,不是自家羊,不关自家圈,教导人们要懂得严于律己、讲求公道正派、崇尚清白干净。还如壮族的三月三-唱好山歌做好人,强调如果当了管事人,说话办事更是要公道正派,要用好手中的权力,维护好老百姓的利益。不论是流传前年的古训还是传统活动,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同时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值得借鉴的历史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清廉云南建设学习教育丛书》这份学习套餐,是大家喜欢看、愿意读、能够照着做的口袋读物,是基层开展法纪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的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