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何为青年?联合国定义为14到24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15到30岁,中国共青团定义为14到28岁。掐指一算,86年的虎离“青年”已渐行渐远
好在,在历史和现实中,青春一词从来没有固定的年龄阶段,而是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许多作家的笔下,青春代表着活力、力量,代表着蓬勃向上的生机,代表着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美国著名作家塞缪尔·厄尔曼在其年过70所写的著名散文《青春》中明确告诉世人:“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粉面、丹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倘若你已经80高龄,临于辞世,若竖起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正因为如此,现代著名诗人刘大白在《春底复活之群》中说:“只要人心活着,青春总有来时。”
“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在遭遇人生的滑铁卢之后,74岁东山再起,携妻子辟荒山种橙千亩。很难想象:人到古稀之年,仍戴着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谈六年后橙子挂果的情景,那是让人何等敬佩!几年时间,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了果园。84岁时,年营业额超过了1亿,缔造了农业史上的“褚橙”传奇……在谈及这一段经历时,褚老说:“我的一生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我不谈什么后悔无悔,也没有必要向谁去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岁月不居,奋斗不止,青春之心,仍在!
喜欢李宗盛的一首歌“岁月你别催,走远了,我不追”。青春的年纪,我们无法保留,但是青春的状态,我们可以一直都在。只要我们的心还在跳动,只要我们对生活依然充满着那种激情,我们就永远都是曾经那个少年。在这个意义上,愿意奋斗的我们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青春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