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煤油灯下的岁月
分享:
时间:2022-01-25 浏览:587 投稿:制醇车间 文作者:甲醇车间 杜浦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甲醇车间 杜浦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下了早班走在回家的路上,满眼都是各色欢度春节的彩灯,年味儿越来越浓,年关越来越近。街道两边的电线杆上挂起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红灯笼,道路两旁的绿植也披上了节日的彩色“灯衣”,好看又温暖。欢乐的氛围使我更加想念家乡的父母,美轮美奂的彩灯让我回想起儿时煤油灯下的岁月,一盏灯,一个家,一种温暖。
    

 

  

    那个时候因为太缺钱,家里的煤油灯都是自己动手做,用过的墨水瓶洗干净装上煤油,瓶盖上钻一个小孔穿上用中华牙膏的铝皮卷制而成灯芯管。再用妈妈纳鞋底的白棉线对折几次拧成细绳。把棉线绳的一端穿过灯芯管浸泡在煤油中,灯芯完全被煤油浸润并湿透后,煤油灯就制作完成了。“嚓”火柴划出一道火线,燃起跳动的火苗,靠近灯芯,“嘭”的一声煤油灯就被点燃了,橘黄色的灯光瞬间照亮三尺开外的暗夜。
    

    老家的习俗三十晚上要守夜到零晨,一家人围着一盏煤油灯说话,守岁,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这天可以点着煤油灯到深夜,不用为了节省煤油而早早熄灯。其实平常时日我们兄妹两个围着煤油灯做作业,很多时候我们的作业做完了,但还是围在煤油灯前玩儿,不离开。爸妈也知道我们作业做完了,但是没有戳破我们小小的谎言,而是任由我们作为,直至夜已深了,不得不洗漱睡觉。这个时候,父母似乎有意回避这些光,远远地蹲在光的边缘埋首劳作,而不是贴近我们。我在心里说:“爸爸妈妈你就来我们身边缝补啊,编织箩筐啊,灯光也亮堂些啊。但父母从未如此,也许父母都是如此心境。我不知父母如何在那些微弱的光里将事情做得很好!小小煤油灯传递着父母对儿女的疼爱、表现得又温暖又让人心疼,多么动人的父爱母爱!
    

    冬天的早晨太阳出来很晚,到校很久了天还未亮,智慧的小学生便想出了带着煤油灯上学校的好办法,然后就有了煤油味的教室,煤油味的学生。煤油味的作业本是那个时代学校里最“有味”的特色,教室里一盏盏橘黄色的灯光下窜动着埋头读书的稚嫩脸庞,散发着煤油味的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那是祖国的花朵对未来的呐喊,那是新一代年轻人奔向美好生活时喊出的号子。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教室,黑黢黢的煤油灯在“噗,噗”声中一个接一个的被吹灭,然后余兴未了的冒着白烟被整齐的摆放在窗台上,远远望去像是一排排威武的的士兵。小小的煤油灯又像是一位良师益友点燃了孩子心中的梦,照亮孩子们心中的路,表现的默默无声而又伟大感人。
    

    童年的珍贵记忆中,一盏短小的煤油灯点亮的地方就是心中最亮堂的向往。它无论是作为爱的载体来温润心田,还是作为启迪心灵的智者,曾经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宠儿,是那个时代最靓的风景线。现如今社会日新月异,时代飞速前进,夜晚的城市霓虹灯光彩照人,镁光灯耀眼夺目,把夜晚的城市照耀的犹如白昼,各色彩灯将大街小巷装扮成童话世界的样子。小小煤油灯已然退出历史舞台,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因它而显的爱愈发浓烈,被它照亮的梦从未磨灭,初心理想,依然不折不扣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