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作品甚是很多,这其中包括《骆驼祥子》《狂人日记》《朝花夕拾》《论雷峰塔的倒掉》等等。文笔潇洒,字里行间无不显露出先生的见地。
犹记高中时候,语文老师这样来说鲁迅先生的。他文章多含讥讽的语气,尤其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尤为突出。这样的讥讽并非我们所想,而是对当时社会的影射,对许多事情的独到见解,先生想法很多,文笔潇洒洒脱,字字珠玑。长久以来很是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部部堪称绝版,每部作品都是先生的心血。
个人最喜欢的要数《论雷峰塔的倒掉》,先生在文章中并非直接数落法海之不是,而是利用文笔的技巧将之法海“羞辱”得体无完肤,与读者的心态产生很好的共鸣,读者希望法海这号人物不复存在,白娘子是民心所向,先生便将其嘲讽一番,用其写作之优势把法海给彻底黑化了,表面看是在讲述雷峰塔、许仙、白娘子、青蛇四人间虐心的纠缠,其则是在讽刺当时的社会状况,上至辛亥革命,下至五四运动,用嘲讽的笔调将法海打入永世不得翻身的境地,也与人们惩恶扬善的心理相辉映。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人民食不饱腹,社会动荡,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看似是叙事文,实则是篇散文。 读这篇文章并非现在所为,实乃初中时期父亲就曾赠予我这本书。当时的我正值年少轻狂时期,读此类文章还不曾真正体会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更不能体会父亲的用意。
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位非常喜欢读各类散文集,诗集的人。可能也因此受了些影响,鲁迅先生的文章,每一部都善用些许含有讥讽语气反应当时国情的调调,这让很多人属实读不太懂,就好比当时的我觉得此类语句“神经兮兮”的,现在回味起来,那是自己愚昧,不懂先生之所想所悟。也不懂当时这类写作方式的盛行,如今的我再次读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觉得这样的写作手法应该多多学习,并运用自如,才是我看他作品的真正用意。
最后,我想表达我对于鲁迅先生作品之喜爱,已经根深蒂固,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位绅士,一位真正的作家,值得我们尊重与爱戴,值得我们翻来覆去读的作品,它就是好的作品,他就是好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