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古文(水富云天化化肥车间,党员)
努力实现“百日红”常态化
观CCTV2信物百年之《新中国规模化生产的第一批尿素》,前辈们在乱石荒滩上建设现代化大型工厂的艰苦岁月的历史画面一帧帧重现,三年多的工厂筹建工作,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建设者们以为农民增产增收而献身的极大热情,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开拓了我国氮肥规模化生产的新天地,谱写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新篇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氮肥产能产量大幅提升、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化、精细化。云天化也从曾经单一的氮肥产品发展到现在产品品牌及品类的“多元化”……作为接力者,我们应从企业的建设发展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珍惜当下,秉承艰苦奋斗作风,弘扬拼搏创业精神,维护好生产装置,努力实现“百日红”常态化,为云天化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龚云鹏(云天化甲醇车间,预备党员)
信物百年,薪火相传
初心不变,信物百年。作为云天化集团的一员,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观看董事长张文学参与拍摄的《信物百年-新中国第一批尿素》倍感自豪。观看专题片,是我重温企业发展足迹、感悟办企初心的心灵旅程,也更加坚定了我不忘初心跟党走的决心和立足岗位拼搏奋斗的信心。立根大地,志搏云天,云天化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通过四个十余载的不懈奋斗,以一毫一厘为人民、经营发展为国家的情怀和使命,发展成了国家重要化工企业。述往思来、向史而生,作为新时代的云天化人,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立足岗位讲奉献、勇于担当比作为的精神面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致力于公司发展的新高度,为企业实现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杨平(水富云天化水汽车间,党员)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征程,初心不变。一句“让老百姓用上咱自己的氮肥”,“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激励着云天化人,艰苦奋斗,矢志不渝,才造就了中国规模化生产的尿素从0到1。
百年信物,薪火相传。在金沙江畔的悬崖之上建工厂,运输车上不去,用人力肩挑背扛;没有大型起重器械,用拖拉机和小型起重设备立起300多吨的合成塔。生产线全线贯通后,他们又向“洋设备”举起了手术刀;终于,一粒粒雪白的尿素运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44年,从2.2万吨到1200万吨。不单单是产量的增加,更是两万余云天化人汇聚而成火炬的飞速壮大。
立根大地,志搏云天。她像一颗大树,虬髯错结的根深深扎进土里,吸收生命之源。头顶伸出的枝,锋芒毕露,如利剑刺向苍穹。
撒义祥(水富云天化化肥车间,2021年新员工)
坚守初心,奋斗前行
作为新时代下的新青年我们要向先辈学习不畏艰辛的奋斗精神,因为,奋斗能让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能够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奋斗能让人在面对迷茫时能够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通透;奋斗能让人在面对失败时能够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劲。
在新时代的青年,只有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国家、民族才有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总书记的其言虽简其意惟深,指出青年人对国家的重要性。风华正茂的青年只有努力奋斗才能书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姜成梦(水富云天化化肥车间,2021年新员工)
信物传信心
CCTV2“信物百年”节目中集团董事长张文学讲述云天化故事。《新中国规模化生产的第一批尿素》--以云天化七十年代产出的第一代尿素为信物,讲述云天化因农而生、为农服务的故事。从云天化人在乱石荒滩建成投产大型化肥生产装置的艰苦创业故事开篇,回顾了企业攻坚克难、多次推动实施技术改造,让老装置焕发新光彩的历史。其中多次提及,经过多年的可持续发展,云天化始终坚守创业的初心,已从当年单一的化肥生产企业发展成为以肥料及现代农业、玻纤及复合材料、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为主业的综合性绿色产业集团。集团始终坚守初心,秉承“敢闯敢拼,勇于创造,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而努力,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宇(水富云天化化肥车间,2021年新员工)
信念出发
在建厂初期,一切并不是那么容易,但为了国家的建设,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许许多多的建设者在工地扎根,一座座设备拔地而起,其中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几乎每一次小小的前进,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最终,于1977年10月29日16时25分终将尿素生产线全线贯通,第一批规模化尿素顺利产出。
这是段艰苦且光荣的岁月,数以万计的云天化人秉承着“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信念埋头苦干。百年信物,薪火相传,云天化人始终秉持着敢闯敢拼、勇于创新、勇于创造,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精神,作为云天化人,这是我们丰富宝贵的精神财富,用青春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贡献出我们云天化的力量。
李主银(水富云天化化肥车间,2020年新员工)
越是艰难越向前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当时缺乏大型起吊设备的背景下将重326.59吨高20.7米的化合物核心反应装置合成塔立起。但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历尽艰辛最终将合成塔在工地上了。终于在历经3年26天的不懈努力,新中国规模化生产的第一批尿素顺利产出。看着当时前辈们工作的环境-陡峭的崖壁,泥泞的山路;和一粒粒雪白的尿素哗哗落下。心中肃然起敬久久不能平复!
“初心不变,百年信物”新中国规模化生产的第一批尿素,解决了粮食的粮食需要高价进口现状,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云天化员工,我们秉承着当年生产第一批尿素时敢闯敢拼,勇于创新,勇于创造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精神,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锐(水富云天化化肥车间,2020年新员工)
拼搏换来的“底气”
《信物百年》第86集由张文学董事长讲述了新中国规模化生产的第一批尿素的故事。看着片中一个个里程碑式的节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都是老一辈云天化人、艰苦奋斗才有的结果,他们不顾一切地投身到工厂的建设之中,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底气”。
作为新时代云天化人,要深入了解云天化艰难的发展史,传承先辈们无私奉献、勇于奋斗、敢于牺牲的优秀品质,努力创新、锐意进取,以行动践行新时代工业精神,为工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李道春(水富云天化化肥车间,2020年新员工)
敢于担当 奉献自己
一粒粒白色的尿素,见证了云天化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云天化人世代人的梦想。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国家粮食安全,民生温饱问题,首批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全国十三套大型氮肥生产装置选址于今水富。在面对复杂的地形,艰苦的环境,老一辈云天化人不畏艰险,直面困难,用老、土办法最终成功立起重约326.59吨,高20.7米的核心反应合成塔。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勇担社会责任,集团着力推动云天化成为保障粮食的“国家队”、云南省先进制造业的“标杆企业”、现代农业的“龙头骨干企业”、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排头兵”。
信物传承信念,信念坚定信心。如今,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应该深刻学习并传承老一辈云天化人的精神,要敢于担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侯建坤(水富云天化化肥车间,2020年新员工)
青年要勇担重任
1977年11月29日16时云南天然气化工厂尿素生产车间里,一粒粒白色尿素从管线中产出。新中国第一批规模化生产的尿素诞生了。
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云天化人我感到十分自豪,优质化肥的生产技术都牢牢地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而老一辈的云天化人通过不怕吃苦,敢于专研的精神,很快的掌握了“洋设备”为新中国的农业发展做了巨大贡献,让我们自己国家的人民用得起氮肥,极大减少了依靠国外进口氮肥的局面。
作为新时期的水富云天化人我们要勇担重任,敢于接收新的挑战。为公司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黄少波(水富云天化化肥车间,2019年新员工)
唱响云天化之歌
当看到央视中播放的云天化尿素源起,我不由想起那句“一路风雨,一路阳光,我们把伟绩刻在丰碑上…”,正如歌词里那样,云天化从选址、设备安装、第一批尿素产出再到今天高自动化、高产能,无一不见证了云天化先辈们风雨兼程、不畏艰难和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云天化自建造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新时代的云天人,我们更应该传承云天化先辈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为云天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