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卫运动】爱国卫生 人人皆可为
分享:
时间:2021-09-15 浏览:478 投稿: 文作者:维保事业部 郑於枋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维保事业部 郑於枋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她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娇羞柔美;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伟壮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陡峭、险峻;有“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平坦、璀璨;更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大气磅礴。--这是便是地大物博,风光秀美,孕育五千年历史的华夏。

 

    近年来,国民都以身在华夏而自豪,名族自豪感倍增。源于国外疫情不断扩大,确诊人数不断增加。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较好的控制疫情。

 

    但疫情防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如何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除了医疗技术的强力支撑,最重要就是如何控制国民的环境和自身的卫生。这与爱国卫生的理念不谋而合。

 

    什么是爱国卫生?爱国卫生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

 

    爱国卫生运动最初的出现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把组织军民开展群众卫生运动,搞好卫生防病工作,当作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件大事来抓。1933年,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力量。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

 

    1941年陕甘宁边区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

 

    1952年春,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对朝鲜和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在保家卫国的浪潮中,推动了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把这项伟大的运动称之为“爱国卫生运动”。

 

    毛泽东同志曾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讲究卫生,清理垃圾,增强个人卫生好习惯,对国民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回顾关于国民的爱国卫生防疫运动,一刻也从未停止。从2003年的非典,算得上“谈非色变”,但全国民众上下一心,政府统筹安排,隔离,消毒,救治,在“抗击非典,人类必胜”的标语中,中国人民爱国卫生防疫运动最终获得胜利。

 

    随后H1N1禽流感,到2013年的H7N9禽流感,再到2018年的非洲猪瘟。在每一场与疫患交手、决斗的战役中,中国人民同心同德齐上阵,实施了防控措施,治疗措施,整治措施等系列措施,主导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

 

   都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国内外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国民更要加强防治,防治疫情卷土重来。防治疫患,人人有责,凝心聚力,攻克时难。

 

    作为普通民众,怎样扎实参与、推行爱国卫生运动,为新冠疫情的防护,国民健康而汇聚自己的力量。结合省“七个专项行动”--“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不难发现,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应主动承担,积极参与,严格落实,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以及全体国民的健康而持续努力。

 

    爱国卫生运动以来,不难发现身边的居住环境悄然发生着改变,随处可见洗手池,干净卫生的公共厕所,井然有序的菜市场.......

 

    为了持续为爱国卫生运动助力,企业单位也纷纷结合自身的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稳步持续推行七个专项行动。“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厂房、常消毒、管区域、众参与”这是云天化维保事业部结合自身工作提出的“七个专项”。全面消除裸露垃圾,完善公众洗手配套设施,改善环境清洁卫生等等,塑造了干净,整齐、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夯实了疫情防治的基础。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影响深远佑护国民健康的运动。它保障国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助推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爱国卫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皆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