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再见
分享:
时间:2021-07-19 浏览:657 投稿: 文作者:团委 吴茜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团委 吴茜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阳光的7月,心应该是炙热的,是明媚的,是欢愉的,是畅快的。可是,今日的7月,却多了几分忧伤。


    “你走了吗?再约个饭呗!”我问


    “我已经到贵阳了!”他答


    嗯?!14年的情谊,离别就这样悄无声息?!不敢相信,是他太不讲情分,还是我太不关心,虽然前几天见面相聚说着后天走,但是临走之前还是没告诉我,心里失落。回望着我们的14年,对,在异乡的同乡人难得的14年。


恰同学少年


    2006年,我一个贵州未满18岁的“小屁孩”到四川读书,和同学们初识阶段,同学们一听说我未满18岁,又是苗族,常常开玩笑说:“你家通电了吗?”“是不是骑牛上学?”“课本上的字你都认识得完不?”虽说这些都是玩笑话,但是那时正是少年心气高,心里总会觉得有些许委屈,但也总是“硬气”的笑着。


    “你好,我是贵州的,我家在……。”他腼腆、柔柔慢慢的介绍自己。“哇塞,拉风!离我家只有30分钟路程。”我暗自庆幸,就像找到了“同伙”,他们的玩笑对象就不用再只是我一个,还多了一个他,有了伴。


    刚入大学,从未出远门的我,我们,在异乡遇老乡,大家心中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仿佛找到了亲人,此后……


    “喜子,买票一起回家哈。”
    “喜子,你帮我提行李!”
    “喜子,饭卡借我刷一下。”
    “喜子,作业拿我看一下。”
    “喜子,你跑快点顺便给我占个座。”
    “喜子……”,三年时光尽管各种零零碎碎,杂七杂八,但得到的回答都是:“好啊!”“要得啊!”“行嘛!”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2009年毕业季,硕大的教室,毕业季的学生们都挤在一起参加闻名已久的云天化专场招聘,我们两个胆胆怯怯,又是专科生平时表现又不是绝佳优秀,心中难免不“闪光”,但好在,我们都有了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成为一名云天化人。


成同事并肩


    肯努力,总会成愿!我们两个都被云天化招聘入职。


    刚入职,大学同学们又发来嘲笑,“最穷的三个省份你都占起了。”,此时,多了一些“世面”的我,愤愤的说:“哪有?!”同学们又说:“你看嘛,生在贵州,学在四川,工作在云南,不是吗?”是,好像又不是,想承认又不太愿意承认,心中难免有悲凉,不过还不算太糟,因为,还有他,有伴。


    我们从同学成为了同事,我是空分岗位,他是煤气化岗位,都在一个新项目,目标就是把装置开起来,开成功。


    装置建设期,管道爆破吹扫、仪表调试、连锁调试、装催化剂等等,大家都喜欢跟他在一起干活,因为人踏实、不挑剔,我也常常厚着脸皮跟他搭档。


    后来,到了装置开车阶段,我们更是在了同一班组,同是摸石头过河,也更是考验默契度的阶段,我在上游装置,他在下游装置,同一个班组,有难点总是多沟通,有不懂的总会多问,因为操作精益,装置稳定、安全大过于天,不必在乎于“面子”等小节。


    就这样,我们把水富当成我们的第二故乡,在这里认真工作,踏实生活。我们也很幸运,在同一年两人同获得公司“优秀操作奖”,各自都组建了家庭了,闲暇时小聚,孩子们也成为了好朋友,一起欢笑一起闹。

 

再相逢,愿依然如故


    就这样,一晃,相识了14年;一晃,在水富的日子11年;又一晃,现在你已经离开水富还乡,而我还继续在这里……


    今日的分别,不知又何时才能相见,愿我们再相逢,又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