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博物馆“百年风云”展厅里,陈列着一把德国制小提琴,从外表看来,小提琴琴身油漆斑驳,非常残破。但它却在乱世里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让一位传奇的音乐家在战火中铸就了杀敌的弓和弦。这位人民音乐家就是聂耳,191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33年,经田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开始创作革命歌曲。20岁的聂耳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回复有关婚姻的问题时,很明确地说到“我是为社会而生的,我不愿有任何的障碍物阻止或妨碍我对社会的改造,我要在这人类的社会里做出伟大的事业。”虽然聂耳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年轻的23岁,但他深厚的思想底蕴和艺术天分及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一笔。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018年,我来到了甲醇工艺车间。起初我认为,干工艺嘛,不就是定时巡检,扳扳阀门,坐在主控电脑前动动手指,仅此而已吧。一转眼,半年时间过去了。7月的水富让人燥热难耐,静谧的夏夜,一缕淡淡的晚风吹散了白日的余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而我们,来自生产一线的倒班工人,依然为了装置的连续稳定生产而忙碌不停,用汗水和微笑迎接着一个又一个黎明的开始。。。
谁曾想。。。凌晨四点,黑暗的天空,一下给闪电照亮了,继而,雷声隆隆。来不及穿上雨衣水鞋的同事们一把抓起安全帽,一个箭步冲向大门外,我的心也紧跟着提到了嗓子眼。接着,第二道闪电劈开夜空,强烈而恐怖的亮光持续了一秒钟,装置现场一片漆黑,照明灯没了。主控室的画面瞬间出现了大量报警,让人眼花缭乱。突然,现场砰的一声,接着传来了呲呲呲的声音,主控室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来不及等我反应,身佩党徽的同事们已消失在磅礴大雨中。我一步两回头,低着头紧紧追了出去,闪电过后,响雷在头上炸响,总感觉炸在装置顶上似的,离得我们很近,炸的我心惊肉跳。倾盆大雨从我的镜框上连成线的往下淌,模糊了视线,但是,再黑的夜也遮不住党徽的光芒!再大的雨浇不灭党员们无私奉献的火焰!
5分钟后,雨渐渐小了,装置也渡过了危险期,一缕微光侵入还被乌云遮得漆黑的天空,湿淋淋的衣服贴在肌肤上让我不由自主地全身抖动,已分不清是凉意还是后怕!化工人的雷雨夜,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但即便如此,每逢雷雨季节,我们仍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因为,那一套套装置犹如我们的一个个孩子,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更因为,我们已深爱这片土地,且爱的深沉!
征途慢慢奋斗不息,历尽艰辛矢志不渝。让我们把对党的热爱化作无穷的力量,投入到企业改革发展建设的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