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故乡的小路,是我童年走过的路,路边盛开的小花,给我欢乐幸福……在整理孩儿们丢弃在沙发上的绘本时,不由自主的哼起了这首熟悉的老歌,唱着唱着就把我的思绪也带入其中,记忆里温暖的时光如决堤的洪水,滚滚而来……
![](/newspics/20210426051018961.jpg)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我离开家乡已经十余载,回首过去,一幕幕往事浮现于脑海中,家乡有这样一条小路,见证了我们来与去,快乐与悲伤,四季的变化,它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无论是小孩子上学,还是大人们的出行,它都功不可没。那时候上小学,每天要两个来回,每次要40多分钟,这已经是家与学校间最短的路,还有另外一条路是平坦的,车可以通行,但是要绕道,要多花时间,所以人们都喜欢走这条小路。
春天,道路两旁的油菜地,开着金灿灿的油菜花,时不时地有蜜蜂采花,一阵阵微风吹过,一朵朵小花在风中摇曳,好像在和小蜜蜂说着悄悄话。
夏天,路旁的树上爬满了很多金银花,有的缠于树干上,有的铺在小树的枝头,它的花期比较长,从五月下旬开始,一直到十月中旬,长达五个月左右的时间。花开时初期的颜色是白色,之后会逐渐变成金黄色。清晨,太阳才刚刚探出头,她就早早立于枝头,等待着时机,散发她那阵阵的‘体香’,金银花不仅可共观赏,自古以来还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在这条小路上不仅有花赏,还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它长得像草莓的样子,果实是白色的,是草莓的缩小版,味道甜而不腻,我们叫它‘栽秧泡’,因为每年农村栽水稻秧苗的时候就可以吃了。所以它的名字是这样得来的。还记得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有两个调皮的男生在路上打架,打了一会,另一个男生说,不慌我先吃颗泡,在场的小伙伴瞬间大笑起来,后来在大家劝阻下,都各自回家了。 还有的时候放学回家,路上看见父母还在田里插秧,我就会放下书包,先插完秧再回家。
然而我最怕雨天和冬天。雨天,路滑,鞋子也容易打湿,小路有的地方会被水冲垮,有一次雨下得特别大,小河边的石头墩子都被淹没了,有个比我大的男孩他想用旧轮胎渡小伙伴们河,后来冲到了边上,万幸的是没人被冲走,后来这件事被校长知道后还批评了他。我想他也是好心,只是没考虑过后果的严重性。
冬天,小路就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有水的地方结的冰更厚,但是也阻挡不了小伙伴们上学的决心,在脚上缠上草绳,可以防滑,手里还提着自制的火盆,装好碳火,到学校就靠它取暖,有趣的是,有一天老师在黑板上讲课,有一个同学还在下面烧洋芋,炸包谷花(就是从家里带的玉米,放到火盆里扒拉几下,就会炸出声来),教室里弥漫着香味,当然后面被老师罚了。
后来,村里每户出钱出力,把小路打成了水泥路,方便上学的孩子们,也方便大人们赶集挑抬东西,两年前,回家去办点事,我没有叫父亲开他拉风的三轮车来接我,我特意走小路,重温一下那时候走过的路,可是当我越往前走,就发现越艰难,到处杂草丛生,走着走着,我的裤子和衣服都被刺勾住了,弄了半天才把它们的‘爪子’拿开,衣服裤子都被挂拉丝了……
待我爬上坡顶,满头大汗,到了家门口,进门看见父亲还在张罗着午饭,叫我先休息一会饭就好了。休息片刻,我就问父亲:为什么现在门口下面那条小路没的人走了,现在走都走不通了,父亲说;现在这些娃娃读书都不走那条路了,都是坐车去上学了,大人赶集也是坐车,没得哪个走了。每次回家都觉得得饭菜好好吃,我吃饭的时候父亲说他已经吃过了,这时他坐在门外抽着烟,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我已经有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了,2020年春节本来打算回家过年的,走到半路,后来遇到疫情,就在重庆待了一段时间就折回水富了,21年又打算回去贵州一趟,后来疫情又反扑,不得不将行程再次终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电话视频的方式拜年,原地待着,为自己安全,不给国家添乱,做好防护。希望疫情尽快结束。
抽空常回家看看,愿世间所有的父母都安康健在,愿我们做子女的都能不留遗憾,莫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newspics/202104260510445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