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分享:
时间:2021-02-04 浏览:886 投稿:党群工作部 文作者:水汽车间 梁宗军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水汽车间 梁宗军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提起过年,我们80后、90后,回答几乎一样“现在过年没啥意思,没有年味了”!也问过很多小孩子,对所谓的“年味”这个词都没了概念。


    什么是年味?年味去哪了?抱着疑惑,我坐在桌前网上搜寻着,作家冯骥才这样写道: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过年也会有所差异。依旧记得小时候的年味很浓,每年冬至过后就开始做准备。杀年猪,挨家挨户的吃泡汤(其实就是杀猪饭),持续至少一个月。自家要杀猪,得提前一个月备好干柴,准备杀猪的前一天挖好灶头,备好大铁锅,挑满几大缸水,邀请左邻右舍年轻力壮的男士前来帮忙逮猪。杀猪日,不管冰天雪地,一大早天还没亮,起床点火烧水,等待壮汉们前来拉猪宰杀。小男孩最喜欢的就是围在大人后面,跑来跑去,欢天喜地的蹦蹦跳跳,崇拜长辈们拉猪的气概,特别帅气和勇敢,当然也少不了美味的泡汤。


    年味自然少不了糖的香甜。熬麻糖也就成了小时候最期盼的事情之一,熬麻糖一般提前十天半个月去买好麦子,用热水侵泡直至发芽,再将麦芽用刀砍碎,用石磨磨成浆,同时准备几十斤玉米面,准备几大捆干材及一口大铁锅,将玉米面和麦芽浆放在大铁锅里,放上大量水,然后小火加热 直至把麦芽浆和玉米面煮到熟透,用纱布将玉米渣过滤出,然后将汤汁慢慢熬制,当熬制汤汁没有水分的时候,然后放入花生和核桃等。


    推豆花、磨豆腐、打糯米面(以前没电,用碓舂,都是到处借碓舂),大年三十(除夕夜),喝香槟、家家户户放鞭炮闹新年,整个村子里的到处窜,通宵达旦玩扑克。初一用自己亲手打的糯米面做汤粑祭老(汤圆)穿着新衣服,跟着长辈们屁股后面去看电影,一毛钱一场、挤的气都喘不过来。正月拜年,初三以后二十以前,走亲窜戚。提着酒、面、饼干等礼品给长辈们去拜年。

 

    春节将至,却再也寻不到儿时的年味,唯剩儿时记忆和无限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