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的勤劳并不缺少,但一直的勤劳却不常见
-题记
七月阳光正好,吹着夏日的熏风,我来到了水富云天化,对于一个刚毕业的还在懵懂期的大学生,解决了衣食住行也算是可喜可贺;但同时开启了下一站未知的旅程,七月下旬在公司的分配下我进入了车间学习紧接着便是由车间分配进入班组,指派了师傅引导我学习,刚进入班组的我比较羞涩,对于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我不敢与之过多交流进而导致不能很好融汇进入这个集体。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在师傅指导下以及多次的班组聚餐活动让我慢慢融入这个集体,让我认识到了这是一个有温度的集体。
虽然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外门汉来说修行全靠了师傅,在班组里面师兄师姐都称呼我师傅“波波”,这个称呼听到就很亲和,对的,我师傅陈卫波师傅出乎意料的亲和。跟着他学习了四个月了,理论没学懂多少,精神却学习了不少,他经常说人不要怕吃亏,吃亏是福。
日复一日,师傅对我的教导不变,时常督促我学习,带着我一起跑流程,他时常告诫我不能死记硬背,一定得灵活运用,就这样我时常跟着他屁股后面跑,他拿着记号笔在前面画,我看着流程图眼冒问好,每一处都做上了标记。就这样一步两步,日复一日,跟着跟着就习惯了。特别是在夏天的日子,水富30余度的高温,太阳直射,加之周围设备的热辐射,师傅的衣服总是走着走着便被汗水打湿了,看着那烈日下一抹背影一直一直往前走,眼角莫名有些酸,酸的是我对不起那一抹汗水。那一抹带汗的背影就是精神的支柱,带领你往前走。
车间的一次6s,有人偷懒,也有人勤劳,但是我学到的却是一个整体,一种精神,“一时的勤劳并不缺少,但一直的勤劳却不常见”。我没有被分组,后面和师傅在一组了,几个人一起搞分到片区的6s,记忆深刻的是我的波波师傅干活露出的笑脸与那一抹带汗的扛上竹扫把熟悉的背影,师傅用行动教我累是必然的,但有时必须有人来付出才会有收获。每一次看着他那抹带汗的背影我就觉得很内疚,来了四月有余,他教得很认真,可我学会的却很少。
那一抹带汗的背影是一种精神粮食,价值可不是有多少工资那么简单,更是一种做人的道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金钱够不到的,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也存在精神粮食,波波师傅用精神教导我勤劳不会是装装样子,实打实干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