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糖味
分享:
时间:2020-11-11 浏览:718 投稿:生产管理部 文作者:生产管理部 曹雪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生产管理部 曹雪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吃到一款花生酥,味道香脆,回味悠长,像极了小时候自己家里做的花生酥的味道。这味道一下子勾起了我小时候的记忆。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像花生酥、米花糖、红薯耙丝糖,这些点心只有过年的的时候才能吃到。一进腊月,家里的老人就开始剥花生米、翻晒谷子、打米、切红薯条、晒红薯条等等,做各种准备工作。小时候我最喜欢帮着剥花生米,一边剥一边往自己嘴里送,有时还悄悄抓一把花生米就跑出去玩儿了,老人们就骂一句,“你个砍脑袋的,一颗不剥,还抓一把”。那时候还喜欢炒米,大人们准备好米后,会选一个下雨天开始做糖的大工程,因为下雨天不能出去干活。要做上三种糖家里的两三个大人是不够的,一大早吃了饭,大人就吩咐小孩去叫上邻居或者姑姑、婶婶一起来做糖,大人就开始准备了。

 

    炒米的时候小孩儿就帮忙烧火,这烧火可真是个技术活,火力要微微的连续的,小孩儿嘛又掌握不好火候,一会儿火大,一会儿火熄,灶中怄出一膛的烟,大人一着急又开始骂起来,小孩儿心里一委屈,就更烧不好了。唯一的慰藉就是抓一把炒米嚼嚼,满口香香脆脆的,一边挨骂一边还得继续烧着。大人们着急是因为火力太大,把米炒糊了就不能用了,心疼粮食。炒花生、炒米、炒红薯丝,炒了一锅又一锅,主料备齐,就开始熬糖制作了。

 

    大案板支好了,木盆扣紧了,菜刀锃亮锋利,只等糖料拌匀起锅。料一起锅要趁热入盆用大滚轴滚压平实,用木尺比着盆边刻度,拿菜刀开出条条线路,木盆一取,一大块豆腐方糖即现,再用菜刀沿着之前切好的线路断出糖条,此刻糖条还带着温热,还有点软软的感觉。米花糖和红薯耙丝糖分成方块放凉即可。花生糖则还需要把糖条切片,只见大人们坐在案板边飞快地切着,刀起糖落,可馋坏了我们这些小孩儿。有时候大人会把锅边粘住的一些糖清理下来给我们先尝尝,那是整个做糖期间最幸福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大人的心尖尖儿,把最好吃的东西最先给了自己,那是被幸福重重包围的感觉,仿佛从锅边抠下来的糖更好吃了。

 

    等着糖都晾凉了,这时拿出裁好的白纸开始包糖,轻轻地折出折痕,包好用饭粒粘上,这就是成品了。花生酥就用塑料袋装好就行,主人会给来帮忙的人都分上一包带回家给家人分享,分享着糖的甜蜜,分享着一年丰收的喜悦,分享对新年的期盼。

 

    小时候对糖的回忆总会跟大罐子联系在一起,为了不让糖受潮保持香脆的口感,老人们就会在罐子里面放上好几坨生石灰作为干燥剂,再放糖,罐口用大沙袋封住。糖这样放一年都不会受潮、变味。糖是小孩子们的心头好,总想偷吃,可惜沙袋太重搬不动。有时候大人干活回家饥饿难耐,也可以取出一封米花糖,吃起来充饥,或者掰碎后用开水一泡,5分钟一碗香甜的泡米花糖就好了,吃起来可香了。有时候中午放学回家,也会叫着好饿啊好饿啊,其实就是想吃一碗开水泡米花糖,小孩儿的心思大人哪里不知道,偶尔也会同意给吃一次。小小的心愿得到满足,可开心了!

 

    每当有客人来家里做客,大人们就会烧起热茶,取出糖来招待。开一封米花糖如珍珠般洁白闪亮,耙丝糖金黄灿烂,花生酥花生香糖块亮,甚是馋人。等客人品尝一番,夸奖主人家能干贤惠。小孩儿正好趁机抓一把花生酥放衣服兜兜里慢慢嚼,一口一片是舍不得的,拿一片放在牙齿上一咬,伴随着嘎嘣脆的声音,半片酥糖入口,慢慢嚼开来,甜甜的糖,脆脆的花生,在齿间磨啊磨,真不舍得咽下去。这味道陪伴了我的成长,直到后来老人们做不动了,大人们也就不想做下去,快过年的时候,就到商店里买一些点心回家放到罐子里,可是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幸福感了。后来一问才得知这款花生酥是朋友的妈妈在老家自己熬糖做的,也难怪这么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