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旅程,三十天的快乐之五——红石滩
分享:
时间:2016-01-19 浏览:361 投稿:离退人员 文作者: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红石滩位于四川省海螺沟景区雅家埂两河口地带。海螺沟红石不仅神秘,而且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奇观。据说,游历了世界各地的日本风光摄影大师竹内敏信,曾经在川西偶然发现了几块红石,大为惊异。而他无缘到海螺沟,不曾见到海螺沟红石滩的瑰丽壮美。后来,摄影家将“世界第一红石滩”、“世界的红石公园“这些称谓给予海螺沟的红石。

    其实,红石滩这些石头上布满的红色物质,是一种微生物,在高山特有的生态环境内得以繁衍,构成生命与历史相融共存的奇特景观。据中科院的研究,石头上的红色物质是一种有生命的原始藻类,但这种藻类的生长规律至今没有圆满的解释。因为沙滩里的石头都长了一层红色的苔藓,就好象沙滩里的石头都穿上了喜庆的红衣,使得红石滩的燕子沟成了颜色的世界。据说只有在空气质量很好的情况下,这种苔藓才能够生存,曾经有研究院的科学家为将这种石头带出去研究,结果刚下飞机,发现石头上的红色退了,因为空气质量不好,导致石头上的苔藓无法生存。

    红石的生长有一些奇怪的特点: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没有,远离海螺沟主河道的林地中没有,海拔2100米以下的位置没有,而且带出海螺沟的红石都会死掉变黑。红石上的生命体每时每刻都在生长,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情况下,红石的色泽深浅不同。也正因此,红石总有无穷无尽的绚丽色彩,一年四季都能构成不同的美妙画卷。

    对于红石的神奇,从藏传佛教的传说解释道,在印度的胜乐金刚道场,信徒们自古以来用一种红色物质来供奉胜乐金刚的佛母--金刚瑜伽母。这种红色物质梵文音译为“圣德拉”,意译为“黄丹”。农历每月25日,“空行大海”(意为“无数的菩萨集会”)的日子,在这一天,如大海量的空行勇父和空行母将在胜乐金刚的道场上空撒“圣德拉”,圣德拉像阳光一样落地,给胜乐金刚献贡,来供养胜乐金刚。同样作为胜乐金刚的道场,贡嘎山周围落了很多“圣德拉”,由此形成了神秘的红石。海螺沟是胜乐金刚道场的主坛城所在,撒落的“圣德拉”最多,因而红石的规模最大。

    告别海螺沟,前往红石滩。上午十点左右,正是一天中光线比较好的时候,蓝色如绸的天空下,苍翠欲滴的山峦头顶上是雪白的帽子--洁白的雪山;一条碧水山溪唱着欢乐的歌横穿山脉从上游哗哗地流下来,又哗哗地唱着歌流向远方,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身着红衣的石头铺满山溪两岸,与哗哗流淌的山溪不同,石头们则是默默地看着欢乐的山溪--此地无声胜有声呢;这一静一动恰好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有那金黄色的草甸、翠绿的树木陪衬呢,好一幅美丽的油画。

    可能是因为季节不同的缘故吧?这些红石头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鲜、那么艳,这让我想起前一天在海螺沟红石滩见到的那些红石,它们的身上红色更淡、更少,现在明白了,是海拔太高,气候寒冷所致,所以海螺沟的红石色彩才会那么淡呢,眼前的红石滩上的这些石头,比起海螺沟的红石滩的红石,色彩那可是鲜艳多了,这也是海拔和气候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红石滩是如愿以偿的见到了,在山溪边上一块大红石头上坐下,看山溪仍然不停歇地流向远方,而这些红石头仍然是默默无声地相伴与清澈见底的山溪,向世人展示它的神奇与美丽。


 

 

 

 

 

前往红石滩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