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文山行之二-麻栗坡烈士陵园
分享:
时间:2015-11-26 浏览:366 投稿:消防部 文作者:消防部 卿春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消防部 卿春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1938年11月17日

    今天的行程是携家属及子女到离文山市86公里的麻栗坡烈士陵园凭吊烈士,参观老山作战纪念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瞻仰先烈们浴血奋战、保卫祖国的飒爽英姿,聆听英雄事迹报告,激发爱国热情。

 

    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城北郊4公里的磨山上,建于1979年,陵园中安放着守土卫国战斗中,在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英勇奋战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忠骨,整座陵园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面向祖国,山势巍峨,建筑宏伟,是云南省第一批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每年清明节,均有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学生、国际友人前来参观悼念烈士英灵。现已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越边境云南广西沿线的十几处烈士陵园中,麻栗坡烈士陵园不算最大,然而这座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建得最早、也最著名的烈士陵园却极具代表性。三十多年来,烈士陵园不断完善翻新,烈士墓和陵园设施不断升级。烈士陵园入口处右边有一块石刻,这是原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1998年元旦到老山慰问扫雷部队,途经麻栗坡烈士陵园,特意留下的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三千壮士成雄鬼,上万旌旗奏凯回,清明白发断肠虔,绿满春山啼子规。”沿石阶而上至山腰平地中心,是用花岗岩装饰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19.99米,碑的正面是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手写体;背面是邓小平题词:“为保卫祖国边疆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纪念塔两侧是用汉白玉镶成高3.63米,宽度8.58米纪念碑各一块,右边碑上镌刻着老山、八里河东山、扣林山作战的简要介绍,左边碑上记载着烈士的英雄事迹。

    纪念碑前面的坟墓被称为英雄台,他们都是被中央军委或原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的烈士,英雄墓共有12冢,其中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的有3位,即: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战斗中第一个冲上主峰阵地英勇牺牲的张大权烈士,生前是陆军第14军40师118团(老山主攻团)35207部队2营5连副连长。1984年7月12日坚守老山阵地英勇牺牲的李海欣烈士,生前是陆军第14军40师119团(35206部队)72分队排长,后来这个高地被命名为“李海欣高地”;1984年9月参加袭击1243高地英勇牺牲的傅孔良烈士,生前是陆军第13军(56005部队)第39师侦察连排长。除了他们三位外,其他9位都是有突出英勇事迹而被原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的烈士。

    烈士陵园内的所有烈士墓碑全部用大理石制作,在每冢墓碑上都嵌有红五星和一对飞翔的和平鸽,碑上镶有英雄生前的画像,并刻有烈士姓名、所属部队、烈士籍贯及英雄事迹。整座陵园烈士墓在山坡呈梯次整齐排列,整座烈士陵园,从山脚到山顶,共安葬着21排959名烈士忠骨,有牺牲的烈士,有在守卫边疆执行其他任务中牺牲的民兵、民工,他们的辉煌业绩永载光荣史册,他们的英名与日同辉与江河同存流芳百世功垂千古。他们分别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9种民族。其中1979年2月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有106名,1981年5月收复扣林山牺牲的有103名,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战斗中牺牲的有750名,其中干部占9.5%,正副班长以下的战士占90.5%,党员占30.3%,团员占42.7%,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35岁,职务最高的是团副政委,一部分战士入伍仅仅三个月就在保卫祖国的战场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烈士陵园自1979年建成后,栽种着全国各地珍稀树种,其中有团中央从北京带来的雪松,有济南军区部队稍来的龙柏、撒金柏等,整个陵园绿树成荫,在陵园上建有一座六角亭,供扫墓的人休息乘凉。每逢清明节、“八一”建军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军、工人、农民、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学生等前来悼念烈士英灵,并留下了许多发自肺腑、催人泪下的祭文、誓词和诗抄,现摘录几句,以表示对英灵的怀念:“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在这无声的地方,任何有声的语言都是多余的!”“每座墓碑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牵动着千千万万颗赤诚之心。”老山一别近三年,日日夜夜都把友心连。战友都在想念你,就像昔日在眼前。友随二老来看你,思友叫我泪涟涟。今把花圈献给你,以表战友的思念。”

    在对越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烈士们,把对党对人民的热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挺身而出,毫不犹豫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到祖国边疆的土地上。

    麻栗坡烈士陵园内还建有一座老山作战纪念馆,以“老山精神”为主线,与麻栗坡烈士陵园相配套,以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目的,主要反映老山作战部队和人民群众支前参战的英雄史实,从一个侧面真实展示作战部队和人民群众在那段历史中的战斗风貌和英雄业绩,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激励后人奋进。老山作战纪念馆将老山精神细分为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自觉革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人民战争思想”。

 

    老山作战纪念馆内设包括沙盘模型在内的战争展厅、声像厅、多功能报告厅、贵宾接待厅、办公室,是一座集展览、陈列、办公、接待为一体的现代建筑。展厅主要展出老山作战烈士遗物遗像、作战武器、英雄事迹及其生平简介、诗抄和各级领导题词等。同时,为前来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各界人士展播先烈们的战斗英姿、听取战斗英雄事迹及烈士陵园介绍、悼念先烈等提供良好场所。

 

    参观老山作战纪念馆,让我们及其家属详细了解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十年守土卫国战争和“老山精神”;同时,老山作战纪念馆也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社会各界人士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提供优越的条件,对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维护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