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时登上石屏开往元阳的班车,出城不远就是一味的下坡,坡度大,坡距长,车流量也不小,刹车水在晴天的柏油路上浇成了湿漉漉的两道辙印,显然这几十公里在冬天是不会有干爽时候的。
三级路上不算慢的车速,竟两个多小时还没下到山脚的谷底。夏天巨大山洪留下的冲痕,与眼前沟壑底若隐若现的细流相互映衬,令人不禁会想到那些不寒而栗的情景。再看到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上草木稀少,更使我奇怪滇中南竟也有那么些与绿色王国格格不入的“历史呆帐”还将继续存留下去。当然不大在意环保的人也会习惯成自然,见惯不怪,何况滇中南的绿色也太够丰富的了。
汽车上了二级路之后开得更快,不久便穿过红河县城,继续下坡,然后顺河而行,终于开进了南沙镇--上世纪90年代转移于此的元阳新县城。但观赏哈尼梯田景区,却须再乘车爬山30公里到新街镇--老县城,住下来后择日落或日出游览。
我是中午到达老县城的,我先到云梯广场上转了一下。原来老县城就建在山顶上,广场的一边完全没有房屋遮挡,刚好凭栏眺望山下和山外,视野尤为开阔。只可惜能见度不够,拍摄的照片效果不佳。吃罢午饭找旅馆住下,将近16点时分,我又寻到乡村客车站,搭上胜村的小客车,在胜村等不及转车,便顺公路步行了几公里来到达坝(习惯称为麻栗寨)日落观景台。
观景台是自然造化,一座笔立的岩石突起于公路旁,护住一片灌木稀疏的草坡头,可供上百人立足并摆相机的区域,正对着梯田及后面的麻栗寨,没有任何视觉障碍,观赏和拍照俱佳。渐渐近山的太阳就在正前方,虽然逆光却夕照多姿风景独好。
麻栗寨景区梯田壮观,线条美,立体感强。从海拔1100米的麻栗寨河起,连绵不断成千上万层,一直伸延至海拔2000米的高山之巅,把麻栗寨、坝达、上马点、全福庄等哈尼村寨高高托入云海。站在观景台上看,近万亩梯田宛如一片泛着粼粼波光的大海奔来眼底,白茫茫的海波随着逐渐西下的夕阳,慢慢变成粉红色、红色,再转成粉红色、白色。
早就听说,哈尼人民风敦厚,待客热情真诚,我也亲身体验了。拍完照片,我正想到寨里看看,就听见摩托声响,一个小伙子骑车从胜村过来,我一招手他就停下,听我说要进寨,捎上就走,原来他是胜村过来做客的。到达后我要给他几块钱,他却笑笑拒绝了。出寨往回没走多远,又是一阵马达轰鸣,一辆货车开了过来,我一招手又停了,驾驶员是一个年龄大些的伙子。他让我坐进驾驶室,也说顺路到胜村不要钱,还一路拉起了家常,说他当过几年兵,对热爱自然的外地人很有好感。
在胜村,我的心情超好,两块钱买了些小芭蕉吃着,听卖水果的大姐说她们家的面包车一百多块可以包下去多依树和老虎嘴,我又改变了要马上回老县城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