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大理本非计划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突来的理由,架不住亲情、友情的呼唤,更架不住对大理的深深眷念,所以,犹豫再三,还是去了,而且还有点儿迫不及待。
冬日去大理,还是第一次,下了火车,映入眼帘的便是如绸的蓝天,洁白的云朵,对,云南的云彩不是一片片而是一朵朵,看眼前千变万化的云朵,好美!大理的云彩与其他地方的云彩总是不一样,如同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民风民俗民情,想起来总让人沉醉。穿过下关,驶上通往古城的214国道,虽然已是冬季,路边仍然鲜花盛开,景色宜人。南方的隆冬季节与北方的隆冬完全是两码事,难怪更多的异乡人来了大理便不再想离开,在此落户了。
其实,来之前在阿鹏的微信中就看到了冬樱,可并不知花名,坐上车,小段才告诉我这花的名字,哦,冬樱!冬天的樱花,仅这名字就足够诗意、足以让人神往了。想近距离欣赏冬樱的美姿之愿望更加迫切。
云南很多地方皆属于四季如春,大理也如此。四季如春的大理在本是严寒的季节却一点儿也看不出寒冬的迹象,迎春花早已性急地开满枝头,茶花斗艳,菊花盛开,桂花芳香四溢,三角梅怒放墙头,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胭脂色的冬樱。214国道边,古城墙边,山坡上,白族的院子里……到处可见冬樱的美姿,仅这些美丽的花儿,就能给你的心中带来春的暖意,更何况还有风花雪月、风情万种的古城呢。
冬樱花最多的地方在博爱路。刚进城门,便见到博爱路两边的整整齐齐排着队的冬樱,正是花期鼎盛时节,胭脂色的冬樱在湛蓝如绸的天空的映衬下,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隔着已经变成金黄色的丝丝柳枝、粗壮的银杏,冬樱们花团锦簇,或相互拥抱于蓝天下,或各自挺立枝头遥遥相望,千姿百态的冬樱在清晨寒冷的微风中格外娇艳、格外醒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大理城内人们的眼球。
“千朵万朵压枝低”,如霞般的冬樱就这样毫不张扬、毫不顾忌、毫不吝啬地怒放着,似乎每一朵都在争先恐后地向世间炫耀自己的鼎盛,炫耀着自己的美丽,炫耀自己的美姿,也炫耀着自己的风采。哦!那绿色的圆顶建筑是清真寺吧?以往来的时候怎么就没感觉到这个绿色的圆顶这么美丽呢,如今在胭脂色的冬樱的映衬下,它竟然也是这么的吸引人的眼球。这当然也是冬樱的缘故,原来,冬樱不仅自己美丽,她的美丽还会使其他的物件变得平时更加精彩。不信你看,透过胭脂色的冬樱,路边琳琅满目的商铺较平时相比少了些许商业气息,多了几份温馨;从某个店铺传来悠扬的葫芦丝声,在这冬季樱花的陪衬下,少了几份忧伤少了几份惆怅,多了些许委婉些许悠扬而更加的悦耳呢;就连古老的城门、古老的街道、古老的王府、古老的石板路在冬樱的映衬下,也少了些许沧桑多了些许妩媚;还有街道上在冬樱下的行人,无论是形色匆匆者,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或是雀跃的孩子,谁的脸上不是阳光灿烂、充满友情与和善?冬樱给人、给古城的一切,给万物带来的岂止是美丽呵?
想起多年前读过的李广田《花潮》中引用的诗句“寺门尚远花卉来,漫天锦绣连云开”,眼前这小小的一个清真寺当然难比深宅大院的寺庙,眼前这一路排开的冬樱也难与李广田文中描写的昆明圆通山如海如潮的海棠相比,可是,这绿色的圆顶的清真寺,这古城以及古城中的一切,哪一个又不是相拥于美丽的、胭脂色的冬樱的怀抱呢?
有道是“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不用到其他的地方赏冬樱,就这一条博爱路足矣;有道是“仙云昨夜坠庭柯,化作翩跹万玉娥”,不用再眷念国色天香的牡丹,这冬樱足以让人沉醉;有道是“映日横陈酣国色,倚风小舞荡天魔”,不用思念傲雪凌霜的梅和菊,这冬樱完全具备了精神;有道是“化嫣然欲笑媚东墙,绰约终疑胜海棠。颜色不辞污脂粉,风神偏带绮罗香”,不用再去想念山谷中的幽兰、栅栏边的翠竹,这冬樱的美丽已经囊括了一切……
“天何言哉,四时兴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冬樱用她的美丽无言地向世间呈现她四射的魅力。
蓝天如绸罩苍山,冬樱似霞映古城,“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更远吗”?不由,脑子里冒出这一句经典的名诗句,看大理古城中这些冬樱,她们不正在传递着春的信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