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色彩中,黄色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尊贵之色。黄钺是皇帝的仪仗,“皇榜”是皇帝的诏书,皇帝、皇后的服装以黄色为主……黄色还有吉祥、纯洁的意思,曾经读过一篇描写爱情故事的名曰《幸福的黄玫瑰》的文章,因此可见黄色还代表幸福和美丽的爱情;黄道吉日指的是吉利的日子,黄花闺女是指纯洁的少女。《释名·释采帛》对黄的解释:“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故黄色又象征光明。在现代汉语里“黄灿灿”、“黄橙橙”等词汇,无一不反应黄色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
每逢秋季,在云南腾冲有这样一个黄色的世界,那就是著名的银杏村。银杏村原名固东镇,银杏村是摄影爱好者们为此命名,此后,固东镇一名反而渐渐被人遗忘,而银杏村的名字却越来越响。
“在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深秋里,有一个地方,你一定要去--那就是静谧梦幻的腾冲银杏村”!摄影爱好者如是说;“这里,是宛如天堂的静谧秋景;这里,是冬季里的金色梦想;这里,是电影《武侠》的拍摄地”,广告者如此宣传;“这里村在林中,林在村中,这里是村在树中,树在家中;这里,是天下第一银杏王国,这里是天堂的后花园”;诗人如此描写;“珍贵的百年银杏树让这个小村庄显得古朴和深邃。你可以尽情地在天堂里撒欢,让灵魂在金黄之间自由飘逸,为那一树树灿若黄金的奇特景观叹服”!这是作家笔下的银杏村。
银杏村最美的时候在十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我去的早了点儿,但是对银杏村的向往没有挡住我的脚步,到和顺的次日,便迫不及待地前往银杏村。路途不远,四十多公里,正值中秋时节的云南,一路濛濛细雨,云雾袅绕山间,乡野色彩亮丽,空气清新,有美景相伴,再远的路程都不觉远,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便到了银杏村口。
迎接我的是屹立村口的银杏王,距今已经四百多年的历史,也许是年长的缘故?众多的银杏树中,唯有这棵银杏王叶子已经变黄了大半,繁多的枝桠上茂密的银杏叶覆盖着前往村中铺着火山石的小道,慢慢走进银杏村,但见眼前的银杏树虽然叶子没有完全金黄,倒也是色彩斑斓,小路上、墙头上、屋顶上、水沟边、稻田里、菜园中处处可见半黄半绿的银杏叶。
村子不大,坐落在一座青峰脚下,错落有致地房屋之间道道相通,巷巷相连,房前屋后,大大小小的银杏树紧裹着一个个农家小院。今年应是银杏的大年(丰收年,银杏跟许多水果一样,隔一年丰收一次,结果少的一年称之为歇枝,也曰小年),树上硕果累累,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村口和一些院前已经有出售银杏(白果)的了,价钱不菲,二十五元到三十五元一市斤,就这,还因为今年是丰收年的缘故,若是小年,那是七八十元一市斤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除了祖先留下来的银杏树,近年内,村民仍在不断培植中幼银杏树,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村里大约有33000多棵银杏,面积达 1000多亩,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云南甚至全国发现的最大、最集中、最古老的银杏林了,近年来随着银杏村名声鹊起,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据说,银杏叶鼎盛时节,自驾车得排到村外一公里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今天的银杏村村民提前奔向了小康,而银杏,则是主要的生财之道。
连日来的绵绵秋雨,将敲打下来的树叶竟然也铺满了村间的巷道,小道湿漉漉的,落地的银杏叶也是湿漉漉的,踩在上面如同踩在黄绿相间的地毯上,软软的,绵绵的,惬意着呢。村子里农家小院里,栅栏里,都是银杏树,似乎除此之外,再别无植物了。如果说云南的春天色彩太艳,有点张扬;如果说云南的夏天太翠,有点儿刺眼;那么云南的秋天则是色彩的季节了,看看,即便映入眼帘的银杏村尚未到满色之季,这满眼的半黄半绿已经足以让人陶醉了。
弯腰拾起一片金黄色的银杏叶,对着透过云层的阳光,分明看到叶脉在叶面上轻快地跳动,舒畅地喘息,嗯,即便落下树来,亲吻着土地,也同样如此地充满活力。我喜欢银杏叶,这如同小小扇面的叶子,完全是金黄的色彩与线条的完美结合,给人带来视觉的透亮和美的快感。郭沫若将银杏叶喻为蝴蝶“秋天的到来,蝴蝶已经死了,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会废除满园蝴蝶”。是哦,看阳光下的农家小院里,菜畦间,青瓦上,石头间,栅栏中,那些遍及各个角落的银杏叶或迎风摇曳,或随风洒落,不真的如同一只只美丽的起舞的蝴蝶么?诚然,银杏叶如同蝴蝶,而那高大挺拔的树干呢?不正如苏东坡笔下的“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的真实写照么?
中午时分,在一个农家乐点杀了一只土鸡炖白果,鸡汤里的白果果然是翡翠色的!要了一个银杏叶炒鸡蛋,要了一个当地的特色菜,小脚瓜,一只鸡一般用来炖汤,一般用来黄焖,饭桌就在银杏树下,桌下是洒落一地的银杏叶,半黄半绿,与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交相辉映,如此环境下用餐,谁还会胃口不开?
将要离开银杏村的时候,就在上车的那一霎那,我突然有点念念不舍,这种不舍之情源自于此行的未能完全如愿,下次,下次再来的时候一定计划好时间,在银杏叶最美丽的时候再到此一游。
一路小雨绵绵,空气清新的让人陶醉,田园美好精致更是让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