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也有月缺时
分享:
时间:2014-09-16 浏览:352 投稿:离退人员 文作者:退办 小月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退办 小月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眼看夏天悄悄过去,女儿仍没回来避暑之意,每每电话询问,只是回答定不了;初秋来临,仍然没有女儿和小石头归来的消息,满以为今年难以团聚了,然,就在立秋后的某一天清晨,突然接到小石头电话“姥姥!我和妈妈过几天就要回去啦!”稚嫩的声音银铃般悦耳,悦耳的更是这突来的消息。
 
      算起来,女儿已经有十几个中秋节没在家里过了。
 
      女儿在家的时候,虽然金沙江边的这个山沟几乎每一个中秋都难以见到月亮,但是,每逢中秋节来临,我总会兴致勃勃地烧上两三个拿手好菜,摆上一瓶红酒,准备好一盘月饼,虽无月亮,却也可以把酒向青天,一家三口,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菜肴、红酒,一边漫无边际地闲聊,其乐融融;女儿在家,无月也圆。
 
      女儿离开家的这些年,一个二人世界的节日,哪还有什么团圆之乐?倒比平时更多了几份思念的惆怅和难言的悲凉,也多了几份期盼和等待,期盼下一个中秋女儿能归来,也等待下一个中秋一家人能团圆,却总归是聚少离多。
 
      其实,中秋节少有回家的岂止是女儿,我自己也是如此。自从十七岁去了孟定,四十多年来,我自己也很少在中秋节回家陪母亲过节,年轻的时候,因为工作,因为生活,因为路途等种种原因,记忆中能陪伴母亲过中秋的时间几乎等于零!倒是母亲思女心切,每逢中秋,总会给我一个电话,先是问候节日快乐,接着便是玩笑“你回来呗,你弟弟妹妹们都在一起陪我过节呢,就差你啦!给你留着你爱吃的菜了哟!”母亲的电话带着温暖的气息、温馨的问候和难言的思念,让我每每想起儿时的中秋,那依偎在母亲的身边,品尝着母亲亲手做的糖饼(儿时买不起月饼,因此中秋节母亲总是为我们做一个如月的大糖饼),一边欣赏夜空中清新又明亮的雅月,一边品尝糖饼的美味。母亲亲手做的甜甜的糖饼是甜蜜生活的缩影。而不在母亲身边的中秋,圆月也缺;没有女儿的中秋,月饼虽甘,却难以品出甜味,仰望夜空,夜空无月,回眸小屋,屋内空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与女儿一起品尝离别的惆怅。
 
      是的,多少个桂花飘香的中秋之夜,多少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多少个美酒醇香的中秋之夜,多少个月饼香甜、美味菜肴的中秋之夜,因少了母亲和女儿而少了更多的甜蜜,让思念变成了痛!聚少离多,虽人之常有,可每逢佳节倍思亲,又何曾不是人之常情呢?也许正因为人生中众多的无奈,都化为众多的思念众多的感怀,才有了自古以来那些以中秋明月为题的著名诗句吧!
 
      女儿总是善解人意的,虽然炎热的夏季因故未回,却在中秋前丢下繁忙的事务携带小石头回来了,中秋节悄然飘至,女儿电话订购了五只昂贵的阳澄湖大闸蟹,买回一大抱色彩斑斓的鲜花,与怀中鲜花相伴的是一大块圆圆的月饼……小石头雀跃着一会跟在妈妈身边一会又跑到厨房在我的身边忙前忙后,冷清的家里顿时弥漫着节日欢乐的气氛。然而,遗憾的是原定中秋赶回来的女婿却因为节日期间要制作专题节目而未能返回,更遗憾的是从此后的中秋节我再也接不到母亲问候的电话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高原的春城天高气爽,蓝天上白云朵朵飘荡,前几天,夜晚苍穹已是月光如水,明亮至极,今夕,月光该是更加美丽的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月圆也有月缺时,这就是人生吧?
 
      今夜,万里无云月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