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妈妈离我而去已经一百天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无法接受妈妈离我而去的这个残酷现实。三个多月来,满口幽默话语的妈妈、满脸笑容的妈妈,一辈子极爱整洁的妈妈,满脸病容的妈妈,佝偻身躯的妈妈,尤其是最后躺在医院病榻上的妈妈,那嘶哑着嗓子痛苦的惨叫声一直响在我的耳际,那既无助又无奈无限期待着望着我无声流泪的的眼神的妈妈,不时交替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你临熄灭的微笑,犹如最后一张叶子 ,在我雾蒙蒙的枝头, 颤抖不已 ,呵,再没有一条小路, 能悄悄走进你吗?妈妈?”,(舒婷《读给妈妈听的诗》中的诗句),是的,几个月来,妈妈临走时的那个无奈的表情、那个对这个世界、对生活、对她的儿孙们无限眷恋的眼神时时敲打着我的心坎,让我心痛的几乎窒息!妈妈!我明白了,从此以后,真的没有一条小路让我再走进你了。
妈妈是我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人,尽管我只在妈妈身边生活了十七年,可这十七年,妈妈作为一个女人在生活与社会组成的大舞台上,以她的朴实、真诚、能干成功扮演了母亲、妻子、儿媳妇、孙媳妇、外婆、奶奶和工人、农民等每一个角色,这每一个角色的成功扮演,影响了我的一生。
妈妈还在十岁的时候,外婆就病逝,那时候最小的舅舅才几个月,无力抚养五个孩子的外公在亲戚的介绍下,将最小的舅舅送人,又将十岁的妈妈送到咱家做了童养媳。十六岁,妈妈正式成为我们家的成员,包办的婚姻给妈妈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但是很小就失去母爱的妈妈养就了坚强的性格,对生活的不公,妈妈没有抗争,她帮助婆婆和婆婆的婆婆(我的祖奶奶)艰难地操持着这个大家庭,妈妈不仅学会了一手漂亮的女红,学会了各种农活,还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忍耐。
妈妈的女红在村子里堪称一流,从小到大,我们姊妹几个穿的鞋袜衣裤均出自妈妈的双手,即便是经济拮据的年代,每逢年过节,我们都会有新衣服、新鞋穿在身上,哪怕是一块补丁,妈妈也会将其补的整整齐齐,把我们弄的干干净净利索无比;因为奶奶向来对女红不通,所以妈妈一手漂亮的女红,就连叔叔小姑她们也跟着受益;儿时记忆中留下最多的是妈妈在完成了一天的劳动和家务之后,深夜又在煤油灯下在我们熟睡的鼾声中继续她的缝补的身影。
就是这样不平的生活经历才造就妈妈的坚韧的性格,干起活来的妈妈如同男人,挑起的担子的重量即便是青年男子也望而生畏;在工厂,没有文化的妈妈硬是凭着自己的聪明学会了画图、做工件;妈妈的坚强,更是一般男人都难以相比,年轻的时候,妈妈曾经做过乳腺瘤子切除手术,曾经因为舂米将右手中指骨折,后背上曾经生过一个很大的疔疮,左手大拇指也曾经生过一个很大的疖子,而这些都需要手术,那个时候,年级尚小的我们无法陪同妈妈前往医院完成这一次又一次的治疗,每一次都是妈妈只身一人去了医院,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手术,切去了毒疮,也坚强了妈妈意志。
中年后的妈妈,一边在不幸的婚姻中煎熬,一边忍受着我和弟弟上山下乡后的苦苦思念带来的忧烦,但是坚强的妈妈仍然没有被命运折服,而是更加坚韧。老年之后,儿女们陆续长大成人、儿孙满堂,妈妈也摆脱了近半辈子的不幸婚姻的困扰,按说,妈妈的幸福生活开始了,应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是病魔却悄悄侵蚀妈妈已经不再年轻的身体,糖尿病引起的综合症,让妈妈肠胃紊乱,脾脏肥大(因糖尿病而不能手术),血小板严重减少,白血球低到极限,严重肝硬化引并引起的肝腹水,严重缺钙,因此,妈妈每天在饮食之后还得服下大量的药物,还有大量的人种白蛋白支撑着、延续着妈妈的生命……不再年轻的妈妈身板因此而一年年衰弱,身板佝偻,双腿弯曲,即便如此,妈妈爱整洁爱干净爱整齐的习惯仍然不改当初,身上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越来越少的头发仍然梳理的一丝不苟,她居住的小屋仍然干干净净……
但是连年病魔的折磨也严重改变了妈妈的性格,妈妈不再忍受,年轻时候的坚韧和坚强的性格在病魔的侵蚀下成为了过去,妈妈开始了抱怨,开始了唠叨,开始了脆弱,开始了对生活中的各种不满,而这情绪的变化使妈妈的身体更糟……
我完全理解妈妈这一切的变化,是的,什么人在经受了妈妈这样不平坦的生活状况和常年的病痛折磨之后还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因此每一次出差回蓉城,我总要抽时间去看望妈妈,哪怕是一个小时!退休之后,我更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待在妈妈的身边,不离左右尽心照顾和陪伴,一言不发地听她的唠叨、不满、牢骚、抱怨,又一言不发地改变她的伙食,尽可能让她吃的更舒心,尽可能给妈妈以最好的治疗和保养,我对妈妈说,除了您身上的病痛我无法替代,其他的我都会尽量做到,只要您老人家好好地活着,哪怕我讨饭都是您吃干的我喝稀,只要需要,为了您,那怕是我的生命呢!唯有不能替代的是您的疼痛……
最近两年,妈妈的身体每况愈下,住院的时候越来越多,而每一次住院我们首先拿到的便是医生出具的病危通知书,我知道,妈妈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作为儿女,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让妈妈开心,配合医生,用我们并不富有的经济条件延长妈妈的生命。根据妈妈身体状况,我要求刚做了妈妈的女儿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春节一定回蓉城看望祖姥姥,女儿做到了;在征得妈妈的同意下,提前为妈妈做了八十大寿,因为,我不想给妈妈和自己留下一点点遗憾;每一次住院,我们极力配合医生,只要能延长妈妈的寿命,花再多的钱我们都在所不辞,即便这样,我们仍然没能从死神的身边将妈妈拉回来,就在妈妈最后这次住院的时候,妈妈再也没有站起来!开始的时候,还可说话,可因为脑部积血的面积不断扩大(也因身体原因而不能手术),妈妈渐渐失去了语言功能,不能说话的妈妈的眼神每一天都有期待,期待我的每一刻守候,期待见到每一个儿孙,期待生命的继续,期待明天出现奇迹,可是,不论我们再努力,也不论医生怎么努力,都难以更改妈妈就要远去的残酷事实,就在2014年1月25日凌晨1点20分,妈妈带着对生活对世界对儿孙们的无限眷恋,最后无奈地看了我一眼,眼角流着泪,撒手人寰!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
妈妈走后的这些日子,我常常彻夜难民,彻夜难眠的时侯便默默朗诵舒婷的这一首《呵!母亲》,每一次的默诵伴随的是泪流满面,每一次的默诵,都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走出痛失母亲的伤心……
母亲走前那一次住院,前来看望妈妈的朋友说,六十岁了,你还有妈妈叫,你真幸福!是啊,六十岁的人还有妈妈叫,还有比这个更幸福的事么?尽管妈妈躺在病榻上,但是我总有妈妈叫,叫“妈妈”的感觉真好!可是现在我和许许多多失去妈妈的朋友们一样,再也没有妈妈可叫了,我想,以后我再回到蓉城,那间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小屋前,再也没有妈妈期盼的眼神、期盼的身影了;我再也不用在出门的时候牵挂病榻上的妈妈了,可是没了这样的操劳,没了这样的牵挂,我的心也永远空了一大块。
“所有波涛和星光 都在你头上永远消失, 那个雷雨的下午, 你的眼中印着挣扎 ……你在被摧毁之前的满腔抗议, 呵,无论风往哪边吹 ,都不能带去我的歌声吗?妈妈?”,当我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舒婷《呵!母亲》这首诗中的诗句不由又响在耳际,妈妈,等我再去看望您的时候,只能在那座青山上众多的坟茔中走向那永远属于您的一座……
妈妈,从此以后,您再也听不到我的歌声,而我再也听不到您的声音,您的匆匆而去,是女儿心中永远的痛,您知道吗,妈妈?
“妈妈走了许多年,我一直想写一篇纪念妈妈的祭文,但是我一直写不下去”。朋友多次告诉我,如今失去妈妈的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不知道,我这一篇拙文是否算是给妈妈的祭文,但是,它们却是我用心写下的文字,我不知道。远在天堂的妈妈肯定知道女儿的这份牵挂,因为我知道母女的心永远相连,哪怕是阴阳两隔。
远在天堂的妈妈,您还好吗?
妈妈,今天是您离开我整整一百天的日子!我永远怀念您!
--写在母亲逝世一百天